訂閱世界走走

《情緒,無法翻譯》:為什麼我們不像美國媽媽一樣教小孩?

我們分別誘發出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又分別讓我們的孩子隸屬他們各自的文化。不論在哪一種文化裡,照護者會替孩子做出對他們最好的事。

(示意圖)教養、親子、育兒(Unsplash)

我們分別誘發出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又分別讓我們的孩子隸屬他們各自的文化。不論在哪一種文化裡,照護者會替孩子做出對他們最好的事。

我的兒子奧利佛(Oliver)大約十個月大的時候,就已經懂得用正確的方向拿起書本。朋友或祖父母來訪時,孩子的父親或我會故意把書倒過來拿給他,等著他把書轉正。這時訪客一定會興奮地稱讚他,他會看起來一臉得意。他那時真的有感到自豪嗎?也許不是像成人那樣的自豪(心理學家已經發現,早年的自豪感還沒有成人自豪感的諸多特徵),但在訪客的加持之下,我們這些家長創造出自豪感的契機。我們培養出一種被文化重視的情緒。

人類學家馮涵棣(Heidi Fung)發現,台灣的母親會用相似的方法培養出羞恥感──她們會利用和創造出讓孩子感到羞恥的契機。當三歲大的「弟弟」靠近研究人員的錄影機時,弟弟的母親就斥責他:「ㄟ,弟弟,媽媽講話你都是(不聽)……不可以!我來打屁股。不守規矩的小孩子。」她揚言要把他丟到一邊,不去理他:「我們不要你,你罰站。」她還叫他控制好自己:「你看,你哭的樣子,多醜啊。」弟弟的姊姊也附和:「醜八怪。醜八怪,羞羞臉。」

馮涵棣說明,讓孩子感到羞恥並不是要傷害或排擠他,而是「傳授和教導『恥』(discretion-shame)的文化價值……教導小孩子如何成為社會的一份子,用意是讓他們融入、不被排拒。」

奧利佛的父親和我會替奧利佛創造機會,讓他適時感受到適當的情緒;弟弟的母親和姊姊也是如此。不論是弟弟的母親和姊姊,或是身為奧利佛父母的我們兩人,都會慫恿孩子感受到、表現出文化中希望他們有的情緒。兩邊的情緒不一樣,因為兩邊的社會化目標不一樣。

我們家住在美國,所以我們想要孩子有強烈的自信心,在世界上自立自強、獨樹一格。弟弟的母親想讓孩子學會台灣社會重視的禮節;對弟弟來說,他需要的規範就是藉由羞恥感知道自己該守什麼本份。我們分別誘發出不同的情緒,這些情緒又分別讓我們的孩子隸屬他們各自的文化。簡而言之:情緒讓我們成為所屬文化的一部分。

養一個「知恥」的孩子

人類學家碧兒吉特.羅特格-羅斯勒(Birgitt Röttger-Rössler)和發展心理學家曼佛列德.霍洛丁斯基(Manfred Holodynski)描述米南佳保兒童社會化過程中,malu(羞恥)扮演關鍵的角色;這個鮮明的案例讓人看到其他的情緒如何發揮社會化的作用。這些兒童來自印尼西蘇門答臘省的小村落(萊文森和艾克曼就是在這裡測試他們的MINE理論);對米南佳保人來說,社會化的主要目標是尊敬父母和所有其他長輩(不論是否有親屬關係)。

對米南佳保人而言,「尊敬」代表謙遜、遵守規範;兒童會透過學習malu(最貼近的翻譯是「羞恥」)來學習這種行為模式。米南佳保父母會從孩子年幼時督促他們表現謙卑畏怯,如此他們稱作malu-malu(「嬰兒的malu」)。父母讓孩子注意到這種行為時,也是讓在場所有其他人注意到孩子,而這種關注本身也有可能誘發malu。等到孩子年紀稍長,就會開始受到公開羞辱。

五歲的女童海法(Haifa)和同齡的表兄弟伊斯(Is)一起光著身子在村裡的池塘裡游泳,同學看到後就公開嘲笑他們。同學大笑又彼此間竊竊私語,接著有一個人大叫:「他們沒有羞恥心!」大夥在笑聲中應和。等到海法和伊斯穿好衣服後,大家才停止。同理,孩子的照護者和其他親戚也會等孩子違反規範的行為停止後,才會停止斥責孩子。假如孩子不聽話,他們就會受到冷落忽視,一直到他們不再有不恰當的行為為止;相關的大人也會因為孩子違規,表現出替代性羞恥(vicarious shame-sharing)。

米南佳保人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初期,有時候會刻意受到羞辱;一個例子是十三歲的安迪在全班面前被老師剪頭髮(見第二章)。米南佳保孩童受排擠的方式會越來越嚴厲,以確保他們體驗到羞恥,也「知道」什麼是羞恥。這種被誘發出來的羞恥感,不僅標記某個行為違反規範,必須避免,也會因此培養出米南加保文化裡崇尚的性格──拘謹、謙卑,而且知道自己的行為會有什麼樣的社會後果。

(示意圖)媽媽、育兒、親子、教養(Unsplash)
(示意圖)父母都會慫恿孩子感受到、表現出文化中希望他們有的情緒。(Unsplash)

本章開頭提到台灣的案例也是如此。弟弟的母親讓自己的兒子感到羞恥,藉此讓他學會禮貌。她讓弟弟注意到他違反規範;假如她住在芝加哥一帶,可能會被別人嫌「批判的意味太重」。美國的母親不願意羞辱或批評自己的孩子,以免傷及孩子脆弱的自信心,但弟弟的母親則是想要培養出一個懂得羞恥的孩子,深信讓弟弟感到羞恥是「正確的」。在台灣,羞恥感代表你知道自己的本份,因此會順從別人,願意避開違反規範可能會招致的負面後果。在這樣的文化脈絡之下,弟弟的母親覺得比較嚴重的問題是孩子不知羞恥,而不是讓孩子感到羞恥。

如果要指責米勒和馮涵棣在研究中訪談的台灣母親不管孩子的自尊心,這樣有失公允,因為這種指責沒有顧及她們的視角──許多人甚至不懂研究人員所謂的「自尊心」(self-esteem)指的是什麼。中文無法準確翻譯「self-esteem」一詞,而且培養自我良好的感受並不是重要的目標。有幾位母親自動提到她們想讓孩子的人格健全,但都是只有在談到應盡量避免嚴厲管教時才會提到此事。另外,訪談者請台灣的母親談論孩子是否有良好的自我感受時,都覺得「有自尊心」的孩子更容易被挫折打倒、更頑固,也更不會服從管教──在她們眼裡,這些都是不好的特質。

用「羞恥」強化親子連結

但是在這種羞恥教養之下,米南佳保和台灣兒童怎麼不會時時刻刻都低落不振?小孩最後的下場,是否只有一輩子自尊心低落、有憂鬱傾向、缺乏同理心,又暴躁易怒?實際情況看來並非如此。其中一個原因是當羞恥感發生時,孩子與父母和親戚之間的關係不一樣:在這種關係裡,父母和親戚會同感羞恥,甚至會有替代性羞恥。

在台灣和米南佳保的群體裡,羞恥感會強調出你和其他人(像是父母)的連結,也有可能因此導致羞恥感不會那麼傷人。羞恥的主要作用不是被人排拒或孤立,而是點出你在一個無法抽離的社交網路當中應有的位置;它會提醒你在這個網路之中應該要遵守的本份,但不會把你推出去。

「弟弟」的母親會在研究人員面前羞辱他,其中一個原因是「弟弟」的行為反映出母親是什麼樣子的人。母親的責任是讓弟弟「知恥」。弟弟懂得羞恥,母親的形象也會變好。羞恥不會點出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可能有危險,而是強化這些連結。

(示意圖)媽媽、育兒、親子、教養(Unsplash)
(示意圖)不論在哪一種文化裡,照護者會替孩子做出對他們最好的事。(Unsplash)

在另一項研究裡,馮涵棣和陳倩慧(Eva Chian-Hui Chen)追蹤了七個台灣中產階級家庭。研究從小孩兩歲半開始,持續到小孩滿四歲為止;研究人員每六個月拜訪其家庭一次,並且有系統地錄下家人和孩子的自然互動。研究人員總共錄了超過一百個小時的家庭互動,發現每小時會有超過三次的羞恥事件。在絕大多數的事件裡,家長會指出孩子犯錯,藉此讓個案小孩感到羞恥。在這項研究裡,台灣的母親常常會把焦點到放到她們同感羞恥,以下便是一個例子。母親叫四歲的阿新和他兩歲的弟弟去睡午覺,但兩個小孩不肯聽話:

媽媽說:「老師叫我們作息要規律,不然我們會被老師罵。」〔兩個小孩〕想知道老師是否真的會罵她。媽媽回答:「老師那天不是才罵過……我嗎?」兩個小孩問為什麼。媽媽回答:「她說我沒有好好教你們,沒有叫你們乖乖午睡,對不對?」

如果孩子不聽話,孩子的母親會被指責,因為她沒有好好帶孩子。同感羞恥不言自明──孩子不守規矩會讓父母和家人蒙羞。許多其他家長也會說:「你讓媽媽沒面子」,或是:「這個孩子真是不聽話」,同樣點出他們同感羞恥。

但在這裡可能更重要的是,父母藉由另一個權威角色(以此例而言是孩子的老師),維繫了孩子和父母之間的緊密連結──母親並沒有要拋棄孩子,而是和孩子一起因應外部的需求。孩子和父母(或親戚)之間有著根本的結盟關係,這樣站在同一國雖然會讓不遵守規範的影響更大,但也表示羞恥帶來的威脅沒有像西方文化裡那麼大。在米南加保和台灣文化裡,羞恥感會讓人糾正錯誤,但不會威脅到孩子和最重要的照護者之間的連結。

知恥被認為是一種美德──這表示你懂得社會規範,而且能避免觸犯這些規範。知恥會讓你在乎別人對你的觀感,同時也會讓你避開違反規範的行為,因而不至於被社會排擠。成年的米南佳保人認為malu會產生出符合規範的行為,「Malu讓我們謹言慎行,不會做出壞事或犯錯。」同理,台灣母親會設法幫孩子感受到羞恥,藉此教他們遵守禮節。不論在哪一種文化裡,照護者會替孩子做出對他們最好的事──以米南佳保人和台灣家庭而言,「知恥」是讓孩子成為被社會重視的成員的最佳管道。

本文為《情緒,無法翻譯:從文化心理學出發,探索情緒如何被創造,以及在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書摘,經臉譜出版授權刊登,標題與內文小標經《世界走走》編輯改寫。

《情緒,無法翻譯:從文化心理學出發,探索情緒如何被創造,以及在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書封。(臉譜出版提供)
《情緒,無法翻譯:從文化心理學出發,探索情緒如何被創造,以及在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書封。(臉譜出版提供)

和我們一起走走
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可能,歡迎您將各種合作想法,EMAIL 至以下信箱:hello@sehseh.world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Jul 26, 2023

教養、親子、媽媽(世界走走製圖)
不打罵育兒可能嗎?《剝洋蔥教養法》:爸媽「放手」不等於「放任」

料理好大人自己的情緒,才能處理孩子的情緒。練習不打罵的大人,最常面對的質疑就是,放任、都沒在教。這些質疑也會在無形中添加壓力,...

Jul 26, 2023

Jul 5, 2023

 心理師教妳如何用「好好說話」取代責罵(圖/Nappy @Unsplash)
總是刀子嘴豆腐心?心理師教妳用「好好說話」取代責罵:《焦慮星人自救指南》

我們只是需要合理地表達指責,讓它成為我們衝突溝通中的有效方式,而不要成為自我傷害或者破壞人際關係的罪魁禍首。成長於「指責型」...

By 唐婧
Jul 5, 2023

Jun 28, 2023

清大資工系教授陳宜欣專精人工智慧、同時也是三寶媽。(受訪者提供,世界走走後製)
她是AI學者,也是3寶媽:理解AI後,我更知道怎麼教小孩

陳宜欣之所以投入人工智慧領域,其實是想理解「人」。編按:過去,許多人認為人類的創造力是人工智慧模仿不來的特質。但近期生成式 AI...

Jun 2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