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給妳的國際新聞
想到國際新聞,你腦海中浮現的第一個畫面是什麼?台海緊張局勢?還是全球領導人的高峰會?世界走走的編輯都是女生,每天看著新聞畫面,常常自問:「女性身影在哪裏?」
這裡的「女性」,是個權宜用詞。我們所看見的,想呈現給讀者的,並不是生理二元的世界,「女性視角」只是一種有別於「權力視角」的視野。後者是傳統國際新聞的經典面貌,它關注的核心是權力競逐的過程,以及影響權力階序的政治、經濟、種族等因素。引入女性視角,是因為一方面,性別本身在權力競逐的過程,是常常被忽略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我們希望拆解這個大結構本身,不以權力大小為判斷重要與否的單一價值。
世界走走的故事不以地域或議題分類,而是關注人與事的困境、突破、連結、改變。
我們認為,不是只有拳頭大的力量、或是台上光鮮亮麗的時刻才值得報導,人們在台下的陰影與掙扎,更與我們每個人共鳴,更有報導價值。
我們相信,從困境之中的突破至為珍貴,而每一種的突破,都是人與人的真實連結促成的。比如盧安達率先接受阿富汗難民,或是南韓射箭選手安山因短髮遭網友圍剿,韓志瑛教授發起Twitter聲援、獲得各國迴響。
我們也相信,看見困境、關注突破與連結,才能將「改變」還原為一個過程,而不只是成敗的結果。看見這樣過程的人,也才更有機會,能成為改變的一環。
我們想看見的,不是被成功與失敗直接定義的世界,不是被國族認同簡單劃分的世界,而是可以從每一個人所面對的日常生活出發,看見與世界的關聯;從他者的故事,擁抱開放與流動,令自我並不侷限在眼前。
謝謝妳們的愛,我們一起走向遠處
世界有很多面向,有政治面的,有經濟面的。但還有一些面向是隱晦的、暗潮洶湧的,這些平常我們不太在意,卻在重大變革來臨時措手不及。世界走走在文化、性別、藝術面向的著墨,彌補了主流新聞的不足。這是一個承平時代更顯重要的媒體。
過去有些國際性別新聞都得去英文媒體才讀得到,感謝世界走走把它們都帶來台灣了!
從事國際新聞報導與評論20多年,雖然一直關注包括性別在內的平權議題,但也深知這個領域確實有過於倚賴男性視角的缺憾。因此,非常期待也相信《世界走走》的女性視角,能夠開拓出獨特、多元、豐富的閱讀體驗,滿足你我知性的好奇與感性的共鳴。
世界千門萬戶,風光無限,一扇一扇打開,一步一步走走。
只要對世界永遠保持好奇心,靈感便會源源不絕地來找你。一起去走走吧?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但如果腳力不行,走走也是好幾百本書了吧。很高興「世界走走」帶我們輕鬆又以不同角度探索這個世界,帶來許多新想法與新發現。
如果你在找更多元看待時事的方式,讓世界走走帶你從注重性別意識的角度啟航。
很高興華文世界出現了像世界走走這樣關注女性觀點和女性經驗的媒體。這樣的媒體,尤其適合我輩男人來讀一讀。
忙碌的現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糧食。
在每天無數封email大海中,幾乎每次都會開信閱讀,喜歡走走提供很多有意思的觀點,不管那是有趣好玩、還是有價值有意義。
豐富又有質感的電子報,讓我對國際新聞有更多角度的觀察,每封都很期待!
訂閱世界走走,打開通往世界的任意門,來場智性與感動兼具的小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