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陪伴孩子解決困擾前,先核對自己的期待——心理師蔡百祥給家長的心裡話

很在意教養,有時候可能讓孩子失去一些自由,所以何時放手、該如何放手,也是我們正在學習的功課。

心理師蔡百祥。(世界走走製圖)

很在意教養,有時候可能讓孩子失去一些自由,所以何時放手、該如何放手,也是我們正在學習的功課。

當人成為父母那一刻,孩子的健康快樂就是最大的心願,但承擔起一個孩子未來的人生,比想像中不容易。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2022年調查,讓家長感到壓力事件前三名依序為「孩子教養」佔42.1%、「工作」佔40.8%、「經濟」佔35.5%。

幾乎無可避免地,教養責任成為許多父母的焦慮來源,期待的重量也令孩子備感壓力。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今年2月公布「2022年國高中生心理健康調查報告」,發現國高中學生的壓力來源前三名依序是課業77%、未來前途67%、交友人際43%。其中,憂鬱程度為嚴重以上的學生高達17%;但問及紓壓管道時,只有41%的人會找父母談心,不到半數。反之,超過7成的學生遇到情緒困擾時會優先向同學、朋友傾訴。

如何恰當引導孩子走上幸福與成功之路,又能與孩子毫無保留地和睦相處,無疑是家長追尋的的課題。7月,走走採訪了執業逾10年的心理師蔡百祥,他分享如何減緩期待,如何正確覺知孩子的心理狀態及紓壓,盼能成為所有家長教養路上的神隊友。

今年剛邁入而立之年的蔡百祥,陪伴無數家庭走過成長的迷惘,他擅長與那些具有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狀(ADHD)的孩子對話。會找上心理師的父母往往很在意教養觀念,也願意花大錢為孩子尋求專業協助,卻不容易發現,自己投注在孩子身上的許多期待反映的多半是自身未解決的渴望。

「在我看來,人類好像總在追尋自己缺乏的。以我自己成長經驗來說,跟我年紀差不多的這一代,大約35歲到55歲吧。我們常被家長忽略或是受到不正向教養對待,所以長大的過程往往在尋求與父母的和解,等我們自己變成家長了就會很在意教養議題,也想修復過往經驗。」

物極必反,當代家長愈來愈重視「陪伴」與「關懷」,難免也出現不少超過界限的監控行為。蔡百祥透露,他見過不只一位家長會用手機定位實時追蹤孩子並掌控交友圈,連已成年的孩子都不例外。「是我的話,我會瘋掉耶!」

蔡百祥說:「父母很在意教養,有時候會讓孩子失去一些自由的感覺,所以何時放手、該如何放手也是我們正在學習的功課。」

他指出,如果時刻都在關注孩子的話,可能出現幾種狀況:

  • 過度保護:可能讓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感到無力,無法學到獨立解決問題,或導致孩子過度依賴/過度反抗。
  • 過高的期待:父母可能無意中將自己的期待和夢想投射到孩子身上,導致孩子必須承受巨大的焦慮與壓力來達成期待,或總是順著家長的想法來做事。
  • 過度監督和干涉:不斷的監督和干涉可能讓孩子感到窒息,無法自由探索。
  • 直昇機父母:幫孩子做完整計畫或是需要逼著孩子做完所有事,孩子可能會無法活出自己的人生。

談著談著,蔡百祥的笑聲也透露些許緊張,他所創立的「童伴心理治療所」以兒童諮商與治療為主業,但許多兒童的煩惱都和親子關係有千絲萬縷的糾纏。孩子可塑性強,面對成人卻要格外小心溝通,心理師只能謹慎地、一步步陪著個案家庭接近問題本質。

「如果直接說孩子感到壓力很大,有些家長會不開心,只想要你解決孩子的問題,卻很難接受自己有問題,」他承認,儘管有時可以看出孩子的壓力源就是家長,也不能對家長直白說出真相。

「我們有親子諮商方案,過程中會請家長學習調整期待,同時也讓孩子知道,心理師是在幫你想辦法,我跟你是同一邊的——降低小孩對心理師的負面感受,這是首先要做的事。」

「我當然希望家長也能找到焦慮的原因,但我不會一開始就說出來,還是會先從小孩著手,也可以避免家長一直想介入、了解細節。放手跟覺察都需要時間緩衝、練習。」

盡量不評價孩子,才能建立有安全感的溝通時間。(Unsplash)
盡量不評價孩子,才能建立有安全感的溝通時間。(Unsplash)

給家長的自我評估原則

那麼,家長該如何衡量自身期待是否合理呢?蔡百祥也給予了很詳盡的建議:

  • 核對自身期待的合理性:邀請家長檢視心中那些「應該」「一定要」「不得不」的信念。例如,會對孩子成績感到焦慮,是否出於原生家庭的影響或彌補自我缺憾?特別建議可跟心理師討論期待的來源,也可以問問同儕經驗,不需多也不需少,參考大約三個人的意見即可。
  • 觀察評估孩子是否有達成父母期待的能力,以及他是否具備方法:孩子感到壓力可能是出於「沒意願」、「沒能力」或「沒方法」,也可能兼而有之。「沒方法」最有機會調整,大部分壓力都源於沒意願或沒能力,容易造成親子衝突。問問孩子的感覺或想法吧。
  • 調整期待:父母不可能對孩子沒有期待,但期待可以是「有彈性的」。例如,若孩子達不到每天考90分,或許可以先降為「偶爾考90分」。如此一來,親子的壓力都有可能緩解。
  • 換個角度:從「理解」孩子的困難開始,而不是「怨懟」孩子的改變。一直去找問題就會看到更多問題,看看孩子有的(能力),而不是聚焦在孩子缺乏的,換角度是能夠練習的。

觀察、紀錄,但不評價

蔡百祥感嘆,親子間的紓壓方式其實很簡單,不一定要出門玩,運動、下廚、日常家務等都很適合培養感情。唯一必要卻常常被忽略的是安全感,建立安全感首要任務就是「不評價孩子的表現」。蔡百祥強調,不評價的互動對孩子就是很棒的紓壓,因為孩子天生會想取得父母認可,只要相處沒壓力就能培養正向關係。

「可以撥出『特別時刻』,這段時間父母跟小孩都要遵守不評價對方的規則,不翻舊帳,中性描述彼此的行為,跟孩子對話時不要一直問問題,全心投入眼前活動,」蔡百祥真誠分享。

中性觀察孩子的秘訣

  • 提供良好的安全感:常表達對孩子的愛,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並且真誠地傾聽他們的觀點,不給予評價是最重要的——只有如此才能保持開放對話。
  • 定期的觀察與紀錄:留意孩子的飲食、睡眠、喜好、行為、情緒、人際互動是否有巨大的變化,都是判斷孩子是否有狀況的指標,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沒這麼好,記錄這些觀察非常重要,有助於找出潛在問題。
  • 練習情緒識別與表達能力:教導孩子識別與表達自己的情緒,可以透過情緒圖卡的操作,也讓孩子感受到,表達負向的感覺很有意義的。市面上有很多情感表達教具,推薦使用。
  • 提供一致且合理的界限:界限可以給予孩子安全感,也讓孩子感覺家長是靠山,並且讓他們知道什麼行為是被接受的,什麼行為不被接受,而孩子很需要知道「接不接受某個行為,與愛不愛你無關」。

總的來說,建立良好親子關係是釋放孩子壓力的關鍵,當中很仰賴父母的自我檢視與調整,透過共同努力,父母與孩子之間也能更具安全感地理解對方。

情緒同伴圓。(童伴心理治療所)
家長可以使用情緒引導工具,陪伴孩子練習表達(童伴心理治療所)

雙親共同參與、穩定「三角關係」

蔡百祥最後也分享,父母或家長各方都需要積極加入這場「觀察-調整-溝通」的親子共舞,家長感情愈好、愈能敞開溝通各種問題,觀察到孩子不同面向時,也能彼此交換意見。

不同性別的家長,對孩子形成的壓力可能也不同。蔡百祥觀察,爸爸與媽媽對孩子造成壓力的方式不太一樣,爸爸和孩子的距離通常比較遠,他的期待因此更難撼動。媽媽作為主要照顧者,給予的壓力是顯性的碎碎念。

他也認為,媽媽本身的壓力普遍比較大,或許是因為社會期待媽媽花更多時間照顧孩子,不得不承接壓力,但近年來性平觀念提升,情況也有了轉變。

「以往絕大部分都是媽媽陪小孩來諮商,爸爸很少出現。最近幾年爸媽一起來的比例變高了,父親的活躍度變高。這對諮商當然會比較容易。」

對孩子的陪伴與觀察,少不了雙方家長共同參與。(Unsplash)
對孩子的陪伴與觀察,少不了雙方家長共同參與。(Unsplash)

蔡百祥也引用家庭系統理論先驅鮑文(Murray Bowen)的著名理論「三角關係」解釋父母與孩子的情緒連動。該理論認為無論是在家庭或其他團體中,三角關係是最小的情緒穩定單位,爸、媽、孩子的情感連結也會「此消彼長」,容易形成二人對付一人。

換句話說,心理師並不樂見父母只有一方帶孩子來諮商,如果其中一方長期被孩子拉攏,家庭位階就會改變,另外一人被排擠落單,穩定的系統也不免失衡。

蔡百祥因此呼籲,家長雙方都需要參與諮商或陪伴,別再將責任交付給單一性別。

「否則,爸爸自己一個人努力賺錢又逐漸被疏遠,也很可憐呀。」他給出溫柔結語。


和我們一起走走
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可能,歡迎您將各種合作想法,EMAIL 至以下信箱:hello@sehseh.world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Jul 26, 2023

教養、親子、媽媽(世界走走製圖)
不打罵育兒可能嗎?《剝洋蔥教養法》:爸媽「放手」不等於「放任」

料理好大人自己的情緒,才能處理孩子的情緒。練習不打罵的大人,最常面對的質疑就是,放任、都沒在教。這些質疑也會在無形中添加壓力,...

Jul 26, 2023

Jul 18, 2023

媽媽兼顧職場家庭的「神隊友」:外包這三項家事吧!(世界走走製圖)
女性兼顧職場家庭的「神隊友」:外包這三項家事吧!

每個活著的職業婦女背後都有個強大團隊。如果用有神隊友或是娘家馳援一語帶過如何兼顧職場跟家庭,...

Jul 18,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