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職場媽媽必備觀念:讓金錢為妳賺時間

產後繼續留在職場,不只是因為工作本身讓我很快樂,也是因為當媽媽讓我明暸,錢對我的意義,是選擇權。

作者當了媽媽後,金錢觀有所改變(圖/ Hillshire Farm @Unsplash)

產後繼續留在職場,不只是因為工作本身讓我很快樂,也是因為當媽媽讓我明暸,錢對我的意義,是選擇權。

生了小孩 regime shift(領域變遷)後,我的生態系整個砍掉重練, 所有資源,不管是時間或錢,都進入大混沌狀態。新的生態系能量輸出變超大,不能再用過去還是瀟灑小姐生態系的方式管理。

時間分配的衝突在上篇提過了,這篇我想談談經濟分配的衝突,和我個人當媽後金錢觀的改變,還有可以用錢降低時間衝突,最後進入正向循環。

媽媽的自由有「低消」

還沒有生小孩以前,對養小孩的經濟責任沒概念,以為只是多一個人吃飯,殊不知中產階級的孩子都是吃鈔票長大的。奶粉、尿布、衣服、玩具、推車、汽座、嬰兒床那些「東西」都還是小錢,還有可能買二手或拿恩典牌,而摸不到的東西,如孟母三遷住到治安好、學區好、有院子、離公園近的地方,以及各種教育和娛樂相關費用,才真的是燒錢。養小孩的費用也不像房貸利息可以抵稅,樣樣都是真金白銀無所遁逃。

各種花費中,跟職業婦女最直接相關的「托嬰」最是令人咋舌!美國沒有法定育嬰假,聯邦政府規定的只有最多12週留職停薪,有些大公司有三個月有薪假就非常好了,更多公司是要用自己的事病假去補。

養小孩的費用也不像房貸利息可以抵稅,樣樣都是真金白銀無所遁逃。(圖/ Alex Bodini @Unsplash)
養小孩的費用不像房貸利息可以抵稅,樣樣都是真金白銀無所遁逃。(圖/ Alex Bodini @Unsplash)

我生產的時候在聯邦機構實習,不論是學校或獎學金辦公室,都沒有學生懷孕的配套措施(如休學一年不計入博士休業年限,或保留錄取資格等等),要自己去商量不成文規定的6週無薪假,自己去申請修業年限延長看學校准不准。為了不要剛生寶寶就面臨斷糧,我產假6週還是有領薪水,但實習結束後再另外無償做6週補回去。

沒有育嬰假,托嬰就變成就業的必需品,但華府地區的托嬰中心不但天價,還排不進去,許多有名托嬰中心的等候名單都排超過一年。當我知道會被分發到哪個辦公室,就立刻去大氣海洋總署(NOAA)樓下的托兒所排隊。當時我懷孕五個月,但一直到小孩出生7個月大,我才接到通知說有位置了。換句話說,要小孩還沒受精就開天眼去排才排得到。

有沒有位子是一回事,是否負擔得了又是一個問題。在華府周邊,如果是去一般 daycare center 托嬰,費用通常每月2500美金起跳,一年就是3萬美金:相較之下,馬州最低時薪10.1美金,工作一年也不過2萬1000美金,博班津貼也比這個高一點而已。就算去家庭式的托嬰,通常每月也要1000美金出頭,但是師生比差很多。請保母費用大概兩倍,請 au pair(互惠生)費用大概介在中間,但是要有外人住家裡。

當我第一次看 Elizabeth Warren 競選影片,提到她當年找不到托嬰的窘境(約2:00處),我都忍不住哭了,因為我也是這樣!從小孩還沒出生,就馬不停蹄地在找托嬰、找保母、找學校,一直到小孩四歲的今天都是如此。

我本來是吃米不知米價的大小姐,一直不清楚錢對我的意義,以為夠花就好,但是多少才叫「夠花」我沒概念。直到當了媽媽我才領悟,托嬰費用,就是我自由的低消。

「暫時辭職帶小孩」是男女長期薪資差距來源之一,而非「女生同齡平均薪資較低不如待在家裡」這種倒因為果的說法(圖/ Helena Lopes @Unsplash)
「暫時辭職帶小孩」是男女長期薪資差距來源之一,而非「女生同齡平均薪資較低不如待在家裡」這種倒因為果的說法(圖/ Helena Lopes @Unsplash)

離職損失的不只是薪水

看到這裡,很多人會陷入二選一的模式——如果賺的錢跟托嬰費用差不多或只多一點,不如留在家裡。但那其實只有看到當下,沒有看到後續的長尾效應。

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  估計,一個26歲、年薪4萬4000美金的國小老師,如果在家帶小孩五年直到小孩上公立學校,終身的退休金和薪資成長損失合計,損失超過美金70萬,終身收入比沒有中斷職涯五年的人少賺20%!

很多類似研究都指出,「暫時辭職帶小孩」是男女長期薪資差距來源之一,而不是美國某些宗教團體說的「女生同齡平均薪資較低不如待在家裡」這種倒因為果的說法。(個別情況可以去 american progress 網站,依照年紀、年薪還有停職多久去估計,鼓勵大家去玩玩。)

這個案例我認為還算保守估計,因為老師薪水偏低,且每年薪水成長不是很大,而且老師大體是有執照就找得到工作的職業類型,比較不受職涯空窗影響。若是競爭激烈變化又很快的產業,如高科技業,停職的薪資成長損失更大,而且回不回得去都是問題。所以,如果是因為覺得待在家自己帶小孩比較便宜而選擇辭職,這個選擇其實很貴。

利用金錢匯差賺更多時間

這幾年下來,我個人感想是,如果喜歡工作也想繼續工作,且薪水至少足以支付托嬰費用,即使「當下」無法存錢,留在職場在經濟上也是值得的。

因為,不是只有做生意可以讓錢滾錢,工作也可以讓時間滾時間。如果薪水足夠支付托嬰,就表示你賺得比基本工資高,買別人的時間做基礎勞務還會有剩,有潛力可以開啟時間槓桿。

時間槓桿跟邁向財務自由的原理和過程差不多:剛開始可能要東省西省,才能擠出一點點時間,要很有意識地節流,把時間花在刀口上。存下來的時間有一部分要固定投資自己,目標是拉高你的產出時薪跟外包勞務的時薪差距(開源),然後買更多時間,做對你真正重要的事。並且注意,有一部分時間要持續用來投資自己,不斷循環,最後就可以趨近時間自由。

這個過程是個正向回饋,工作本身可以累積經驗,你的競爭力會增加。同時你賺得越多,能買的時間越多,然後又可以花更多高品質時間在自己跟小孩身上,一直邁向時間和經濟上都越來越自由的生活,心情和體力也越來越有餘裕。

時間可以換錢,錢也可以換時間。 (圖/Tran Mau Tri Tam ✪@Unsplash)
時間可以換錢,錢也可以換時間。 (圖/Tran Mau Tri Tam ✪@Unsplash)

用工作開啟時間槓桿

小孩出生第一年的時候我還在實習,的確左支右絀,賺來的錢左手進右手出,財務上跟空轉差不多,加上還有房貸,真的壓力很大,但因為工作,我一天至少有八小時不用帶小孩,也是一種休息。

留在職場,大腦也可以保持和科學及英文的連結。否則非母語的東西衰退很快,英文一陣子不用就沒那麼流利了;程式一陣子不寫,連簡單 cleaning data 的語法都忘光了。工作第一年雖然沒有直接寫論文,但至少讓我後來重新起步不會過度生疏。

小孩出生第二年,我結束實習開始正職,就賺比較多了,就算減少25%工時還是賺得比博士津貼多,開始可以請鐘點保母跟打掃阿姨。剛開始她們兩週才來4小時,外食也還是要很注意,如果按照我在台灣的吃法一定超支。

我每年都議薪,小孩出生第三年,除了保母跟打掃阿姨時數都增加,也可以較常外食或跟台灣媽媽固定訂餐。

隨著我的財力增加,不但可以外包更多事情出去,買越來越多的智慧家電,也擠出越來越多時間寫論文,我也因為休息比較好,寫的時候更能專注、效率更佳。

同時,公司也有進修補助的福利,我每年都有申請這筆錢,去進修進階統計/數據科學的課、環境監測方法,或去開研討會,讓自己更有專業競爭力,增加加薪或跳槽的籌碼。隨著小孩年紀增長,托嬰費用也逐年下降,我的迴旋空間一直上升。 

托嬰與保母價格昂貴,是小孩還沒出生就必須面臨的課題(圖/ Paul Hanaoka @Unsplash)
隨著小孩年紀增長,托嬰費用也逐年下降,我的迴旋空間一直上升。 (圖/ Paul Hanaoka @Unsplash)

相對我沒有去工作或是在大學兼課的同學,如果沒有在小孩出生第一年,小孩睡覺比例相對較高(可是媽媽睡很少)的階段內完成論文,他們寫論文的時間反而會越來越少。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全職工作反而比較容易完成學業的原因之一。

去工作,不止讓我從育兒中喘息,也有成就感,心情比較好比較穩定,媽媽開心全家開心。工作也讓我比同學有更多資源可以分配,可以開比我同學更大的時間槓桿,而且工作越久差別越大。

以前直銷推銷常常問「如果錢不是問題,你會想做什麼?」我的答案都是「就是做研究啊。」我是個閒不下來的人,重複的事情做三次就無聊了,不適合做有 SOP 的工作,一直需要新挑戰新刺激,

而研究分析等有很多自由發揮空間的工作,真的是我自我實現的重要快樂來源。我產後繼續留在職場,不只是因為工作本身讓我很快樂(勞碌命),也是因為當媽媽讓我明暸,錢對我的意義,是選擇權

本文原刊於《海洋學家的母體力學》,經作者授權轉載,標題與內文小標經《世界走走》編輯改寫。


和我們一起走走
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可能,歡迎您將各種合作想法,EMAIL 至以下信箱:hello@sehseh.world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May 8, 2023

產後發生的男女薪資差距,被經濟學和社會學者稱為「母職懲罰」(motherhood penalty)。(Unsplash)
當母職變成懲罰:小孩出生後,爸媽加薪差多少?

爸爸們顧小孩的壓力較小,使得媽媽產後加薪少於爸爸員工,甚至有減薪的情形。不同性別之間存在薪資差距是老生常談,但妳/你知道有些差距,...

May 8, 2023

May 26, 2023

《媽媽的「原」宇宙 》講座就女性職涯規劃、心理照護、及人力發展三大面向出發。(圖左至右:李佳璐、朱士炘、陳珮甄、衛福部次長李麗芬、社家署副署長張美美、社家署婦女福利及企劃組組長杜慈容、婦權會副執行長黃鈴翔。)(李俞融攝)
別想做100分的媽媽!善用TEAM,為妳創造幸福原宇宙

「要讓小孩覺得我的媽媽好喜歡她自己啊!」職業女性在成為媽媽後,究竟該如何面對自我發展的議題?...

May 26, 2023

Dec 9, 2022

工作家庭兩頭燒的職業媽媽。(李承祐繪)
她們的真心話:當了媽媽,我還能做自己嗎?

吳爾芙說:「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老公的辦公桌很大,我的辦公桌是一個梳妝台。編者按:這是世界走走專題「菁英媽媽的選擇」...

Dec 9,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