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女性職涯》家庭與工作不可兼得?我們需要的是提早規劃,而不是提早放棄!

有事業心的女孩們不要太早放棄,也不需要因為害怕以後會「無法跟家庭平衡」而太早慢下來,當妳手上有形無形資源越多,就越容易兼顧,不要為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提早改變軌跡。

生兒育女的母職,一直以來都與職場有著衝突(圖/ Jessica Rockowitz @Unsplash)

有事業心的女孩們不要太早放棄,也不需要因為害怕以後會「無法跟家庭平衡」而太早慢下來,當妳手上有形無形資源越多,就越容易兼顧,不要為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提早改變軌跡。

母職常常跟跟女性的職涯發展交織在一起,許多女性職涯發展規劃的討論,要嘛忽略很多女性同時要背負家庭責任,或是一直陷在二選一的平衡。我之前曾經寫過長期方向體制上可以怎麼改變,但在現有體制下,個人層面可以做什麼呢?

有錢才有選擇權:經濟是平等自由的關鍵

我常常談職涯發展,因為我認為經濟獨立是任何一個人擁有真自由的關鍵。沒有經濟獨立,做什麼決定最終是跟取決於金主。現實就是拿人手軟,就像學術研究要靠 funding agencies, 研究方向就受他們影響。就算給錢的人平常不管你怎麼花,碰到關鍵意見衝突的時候,對方的意見份量就會重點,你心裡會多想想跟對方撕破臉代表著什麼。所以政治獻金都要公開啊。就算沒規定要怎麼花,還是會有影響力。

我在「母職和自我實現的交界」系列文說,生完孩子後我才明瞭「錢對我的意義是選擇權」。價值固然不能只用薪水衡量,但現實面是在社會上行走的自由度會受限於口袋的深度。固然兩者不一定線性相關,但如果完全沒有經濟能力,不管想做什麼選擇都會很受限,而經濟限制最終會回過頭來影響自由意志。所以要講平等自由,就一定要講經濟發展。

家務有給制雖然可以和緩家庭主婦的財務缺口,但也要看給多少。(圖/ Zach Lucero @Unsplash)
家務有給制雖然可以和緩家庭主婦的財務缺口,但也要看給多少。(圖/ Zach Lucero @Unsplash)

家務有給制雖然可以和緩家庭主婦的財務缺口,但也要看給多少。美國最便宜 live-in nanny(住家保姆)就是請外國人來 au pair(換工),一年薪資大概兩萬五美金上下,這價碼遠低於美國個人收入中位數三萬六。au pair 是嚴格限制工時一週 40h 的,而且只能做跟小孩有關的事,不打掃煮飯。我不知道有多少在美國的家庭主婦有拿到兩萬五,然後只有工作 40h 和做跟小孩有關的事。au pair 也沒有福利,沒有退休金,不會每年調薪,一般工作有的東西都沒有。

在我狹窄的生活圈裡,扣掉少數娘家財力雄厚不工作就很有錢外,只知道兩對是丈夫有給堪比在外工作的家用,並且提撥充足的退休金到女方帳戶,形同工作。但看到更多的例子是,收入中等,相較托嬰很貴,乍看好像女生辭職比較划算,所以女生就留在家帶小孩,然後待在家越久就越難回去,進入惡性循環。

這樣的情形在疫情爆發後變得更嚴重,許多女性的小孩要在家上課,連托嬰都送不了,請保母更貴,所以只能辭職,女性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工作權瞬間倒退三十年,被稱為「female recession」。

相對於昂貴的托嬰,女性辭職在家乍看下比較省錢,卻也讓女性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工作權瞬間倒退三十年。(圖/ Annie Spratt @Unsplash)
相對於昂貴的托嬰,女性辭職在家乍看下比較省錢,卻也讓女性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工作權瞬間倒退三十年。(圖/ Annie Spratt @Unsplash)

很遺憾,在現在的制度下,女生因為要多承擔育兒跟家庭責任,往往需要更努力才能有一樣的機會。育兒負擔可以部分轉移,或許有家人幫忙,或是請人,但不是每個人都那麼幸運或有能力外包。這也是為什麼 affordable and available childcare 是如此關鍵。如果社會價值普遍認為育兒是女人的事,是媽媽的責任,那不管女生受再多教育再寵愛自己,最後還是無法離開家裡。再嚴重下去,或許就會像韓國一樣,成為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台灣似乎也不遑多讓啊......)

對年輕女孩推生育規劃,對熟女推職涯發展

改善體制還需長期抗戰,但在現有制度下能做的是什麼?我認為,對年輕女孩要推廣生育規劃,對熟女要推職涯發展。生育規劃在年輕的部分著重在節育,後期則在凍卵/人工受孕還有托嬰規劃。

如果太年輕懷孕,像高中大學都沒有畢業的早,這女孩將來職涯發展會非常受限制。目前台灣性教育不足,而且避孕手段保守,只教保險套,這方法畢竟不是那麼掌握在女生自己手上,而且因為要全程正確使用才有效,所以實際避孕成功率只有八成左右,如果把保險套當避孕唯一主打真的不實際,但台灣社會又普遍對其他避孕方式充滿各種沒有證據的流言。

我推薦多跟婦產科醫生討論,婦產科不是只有懷孕才能看,避孕方式非常多種,也不是試了就要固定不變,可以及早嘗試,找出適合自己的避孕選擇。

凍卵和人工受孕/試管都是現有的合法選擇,但是也很少談,好像時間到了小孩就會出來,小孩出來就會自己長大。凍卵和人工受孕都有年齡限制也需要錢,要從長計議,早早開始存負擔就不會那麼大,沒用到這筆錢也可以拿來買房或做其他投資。至少,如果不得不,可以有多點緩衝空間。

雖然我覺得更理想是職場文化的改變和更好的家庭扶持系統,但凍卵和人工生殖是個權宜之計。這也是另一個工作的好處,像馬里蘭州的法律規定健保要包含避孕和人工生殖,每個人一生可以做兩次人工生殖,但我知道有的州就沒有,這也可以是職涯規劃的衡量點。

雖然人工受孕與試管嬰兒都合法,但需要一筆可觀的費用(圖/ Neal E. Johnson @Unsplash)
雖然人工受孕與試管嬰兒都合法,但需要一筆可觀的費用(圖/ Neal E. Johnson @Unsplash)

托嬰也是一樣貴參參,我鼓勵適婚年齡女性去打聽一下你家附近的托嬰費用是多少,waitlist 有多長?請保母要多少錢?小孩上學後,你家附近的有多少 after school program 和 summer camp 選擇?多貴?多難擠?就算你不在乎學區的分數,但往往好學區這類輔助系統也比較健全;然而好學區通常也比較貴,僧多粥少房子不好買,也是要及早規劃。

越早開始,負擔越小,不要讓自己落入「小孩托嬰太貴付不起」、「家裡附近的托嬰都擠不進去,保母又請不起/找不到」只好辭職,然後辭職兩年就變辭職十八年,離自己想去的人生方向越來越遠。

對已婚熟女要推職涯發展。很多討論家庭事業都是用固定資源的限制心態去思考,所以家庭事業怎麼平衡的議題像月經文一樣一直出現,很多討論都一直在轉圈圈。時間是固定的,但錢不是,職涯發展好會越來越有錢!

鈔票不能解決所有事,但是能解決很多事,而買時間是我個人最愛的用法之一。如果覺得分身乏術,可以思考錢除了投資和存起來,有沒有好好幫忙把生活的皺摺燙平?不要讓資源貧窮限制你對金錢時間等資源交互運用的想像。沒有十全十美的選項,但有資源可以分配的時候,選擇方案就比沒有資源的時候多一點。簡配的日子當然也可以過,但全配有它的方便。

在勝者全拿的世界,找到正向循環之路

不諱言,美國資本主義社會是殘酷的「勝者全拿」的世界,職場發展越往上,有形無形的資源都越來越多,生活工作的彈性跟資源都會越大。如果手頭緊,那更是要花時間好好投資自己,有意識的開源讓自己可分配資源可以提到一定的水準,而不是乾脆不要工作,反而會一直很窘迫。

我自己走過拿博士班剛好高於貧窮線的獎助金,業界碩士級的薪水,跟業界博士級薪水。當我達到靠自己就足以養活自己和小孩及支付車房貸時,那無懼的感覺真的是輕鬆自在,無價。當我收入越好,手上能分配的資源多了,反而越只需要專注做我喜歡我擅長的事,把不喜歡的事幾乎都外包或買一台機器來做,日子的快樂和效率都越來越好,更容易有好表現可以增加收入,是個正向循環。

手上的資源越多,就越有機會兼顧工作與家庭( LinkedIn Sales Solutions @Unsplash)
手上的資源越多,就越有機會兼顧工作與家庭( LinkedIn Sales Solutions @Unsplash) 

如果當年真的聽長輩的建議,大學畢業找個輕鬆的工作等嫁人,恐怕工作十年都很難達到現在的水平。除非嫁入豪門,那當然也是另一種「職涯發展」策略,但所需要的手腕、networking 和天生條件,恐怕不亞於「努力唸書工作」。

如《Lean in》所說,有事業心的女孩們不要太早放棄,也不需要害怕以後會「無法跟家庭平衡」而太早慢下來,當你手上有形無形資源越多,就越容易兼顧,不要為了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提早改變軌跡。前面有路,不僅有很多條,還會越來越寬!我們需要的是提早規劃,而不是提早放棄!

本文原刊於《海洋學家的母體力學》,經作者授權轉載,標題與內文小標經《世界走走》編輯改寫。


和我們一起走走
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可能,歡迎您將各種合作想法,EMAIL 至以下信箱:hello@sehseh.world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May 12, 2023

菁英媽媽的選擇:接納自我篇。(李承祐製圖)
全職媽媽回不去職場?她們放下母職成績單,尋找自己人生的KPI

媽媽背負爸爸沒有的「成績單」:孩子從小的健康、教育等等的「成效」,都是母職KPI。日劇《月薪嬌妻》喊出家務有報酬,但在現實世界中,...

May 12, 2023

May 5, 2023

菁英媽媽的選擇:重返職場篇。(李承祐製圖)
扛了母職就要妥協?她們重返職場,工作中找回自我價值

當媽媽就是把社會原本給你的價值勳章、標籤,一個一個拔掉到完全赤裸之後,然後你自己再重生,把羽毛一片一片貼回來。編按:去年12月...

May 5,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