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下定決心當個「不孝女」吧:《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

對需求像無底洞一樣的母親,女兒必須讓她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與她為什麼會那樣。

(示意圖)下定決心當個「不孝女」吧:《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Unsplash)

對需求像無底洞一樣的母親,女兒必須讓她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與她為什麼會那樣。

「我怎麼能不理媽媽?」

養育子女對每位父母都不是輕鬆的事,但有些母親會在無意識中灌輸女兒「你長大以後不能不照顧媽媽」的觀念。

「媽媽能依靠的只有你。」

「你以後長大要照顧媽媽。」

「你知道我是怎麼養大你的吧?我省吃儉用,辛辛苦苦地拉拔你到大。」

這種觀念在女兒小時候已經根深蒂固,「慈烏反哺是應該的」,所以,大部分的女兒婚後也會盡所能地撫養母親。媽媽依賴女兒生活,把女兒的照顧視為理所當然,堂堂正正地要求女兒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女兒也習慣性滿足媽媽的需求。這對女兒來說,是一種不可違逆的規則與信念。

站在女兒的立場上,女兒認為自己是害媽媽吃苦的罪人,很抱歉,從小聽著「你要是不理媽媽,你就不配當人」的話長大,認為撫養媽媽是本分,一想到不撫養媽媽就自責,因此,女兒長大獨立或婚後也會照顧媽媽。

女兒很難自己意識並擺脫這種情況。女兒從小就聽著「媽媽需要你」,「媽媽需要我,因為我才活著」,這種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女兒努力守護媽媽,討媽媽歡心。女兒在滿足媽媽需求時才會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價值,反之,無視或拒絕媽媽時,女兒會覺得自己變成壞人,因此,女兒很難獨力擺脫現狀。

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

媽媽為什麼會對女兒說那種話,造成女兒的壓力,想依賴女兒過下半輩子呢?媽媽為什麼無法控制情緒呢?媽媽從小就靠別人生活長大,經濟弱勢的情況下養大女兒,所以感到很吃力。她為了女兒發揮出為人母的最大力量,撐了下來,認為自己的付出應當得到回報,女兒長大照顧自己是很應該的。

但媽媽並不能了解女兒的心與立場。因為每個人都是從自己的心出發,無法了解他人的心,也很難客觀地看待別人的處境。對需求像無底洞一樣的母親,女兒必須讓她意識到問題出在哪,與她為什麼會那樣。

女兒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媽媽提問,讓媽媽能知悉自己的狀態。

「對媽媽來說,外婆是怎樣的媽媽?」

「外婆以前很忙,媽媽一個人包辦所有的事,媽媽總是一個人。」

「媽媽小時候想從外婆那裡得到什麼?」

「這個嘛……媽媽做小菜給我吃,還希望我留在家裡陪你,原來媽媽不喜歡一個人啊。」

「原來媽媽你也希望得到外婆的照顧和保護。媽媽那時候一定也覺得很孤獨和辛苦吧,所以希望得到我的照顧和保護吧?」

女兒和媽媽交流,讓媽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吧。媽媽表面上是堅強的母親,實際上是通過威脅與利誘女兒,滿足自己的慾望。媽媽會否認道:「我哪有這麼自私?」女兒要用自己的方式讚美與感謝辛苦的媽媽,同時坦白心意與想法:「媽媽,我也想得到你的保護,我也想依靠、依賴媽媽。」

會依賴女兒的母親通常是以下兩種之一:

  • 在大發雷霆的同時會威脅與控制他人。
  • 看起來嬌柔無力,刺激他人保護欲(強迫子女履行義務,實則背後操縱)。

上述兩種類型的媽媽外表看似不同,但殊途同歸,都是想依靠與控制女兒,想獲得女兒的愛。媽媽很死心眼,認為聽自己的話,能體會自己心情,會好好照顧自己的就是好女兒,反之,不顧念自己的心情的就是壞女兒。這種媽媽的觀念與道德觀扭曲,極度自我中心。如果女兒能引導媽媽客觀地審視自己的狀態是最好的。假如做不到,就請求專家的援手吧。

(示意圖)如果女兒能引導媽媽客觀地審視自己的狀態是最好的。假如做不到,就請求專家的援手吧。(Unsplash)
(示意圖)如果女兒能引導媽媽客觀地審視自己的狀態是最好的。假如做不到,就請求專家的援手吧。(Unsplash)

好女兒情結

女兒也得考慮自己,而不是考慮媽媽。如果女兒從小努力成為父母能依靠的好女兒,有可能會被「好孩子」情結折磨。通常女兒會意識到好孩子情結的契機如下:

「媽媽跟朋友借了一點錢,你幫我還吧,你是個孝順的女兒啊。」

媽媽過於理直氣壯的模樣,女兒察覺到有什麼不對勁,在好女兒就是得乖巧聽話,扛起父母生計的觀念下,女兒不及思考。女兒因一肩承擔父母大大小小的事而痛苦。媽媽用「我們養大了你,你不只要負責我們的生計,還得承擔我們的債務」的牽強邏輯,說「因為你是個好女兒」推卸自己的責任。媽媽主張如果女兒不滿足需求就是不孝,反之,滿足需求就是孝順,無限度地依賴女兒。媽媽越依賴女兒,提出的要求就過分。

假使女兒拒絕了她一次,她就會覺得被背叛、難過,而女兒就會淪為媽媽心中的壞女兒。女兒不想淪落成壞女兒,選擇忍耐,扛下辛苦的生活。像這種只付出卻得不到回報的母女關係,最後會影響女兒整個人生。

我建議女兒不要再被「好女兒」的藉口給利用了。如果女兒放棄當個好女兒,媽媽會很吃驚,把女兒當成不孝女,重複灌輸一直以來灌輸女兒的觀念,說不定也會威脅女兒。女兒會因為媽媽的威脅而折磨與痛苦,而且那是長期被灌輸的觀念,女兒有可能覺得那才是正確的。事實不然。就算媽媽說女兒很不孝,我希望女兒也能安慰自己,告訴自己「我沒關係」,直接當個不孝女吧。成為不孝女才能解決問題。

媽媽期望的好女兒將永遠無法擺脫現狀,所以,我希望女兒不要再被「好女兒」的形象束縛,下定決心成為壞女兒吧。父母的標準與觀念不全然正確。父母訂的好女兒標準是為了誰好?難道不是為了自己嗎?父母嘴上說這是為了女兒好,假裝寶貝女兒,但這些最終只是父母挽留女兒,要女兒照顧自己才說的話。記住,這並不是為了你說的。

現在開始也能有所改變

小時候的感受,長大後也不會有太大改變,過去女兒對媽媽的期望落空,長大成人後仍然抱著總會實現的期待。看一下年幼的自己的心情吧。女兒必須理解內在孩子的情感,與之共鳴,明白年幼的自己有多麼難受與不安,並畫出即使是母親也不能踰越的界線。

大部分的女兒不知道自己小時候全力以赴迎合媽媽的期待,因為女兒會看到媽媽因為我努力而幸福,媽媽看見乖巧的我而感到滿足。因此,女兒無法認知到內心痛苦。另一個原因是,周遭的人喜歡贊許聽話的乖女兒。

「你真成熟。」

「一個孩子怎麼這麼穩重啊。」

要女兒擺脫過去被讚美與被肯定的時期不容易。過去媽媽對女兒的依賴帶給女兒滿足感,以致女兒現在很難擺脫這個狀態。但等到以後女兒疲憊或生病,就會後悔自己從前太為別人而活,沒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女兒得記住小時候的自己有多心累。(完)

本文為《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告別母愛創傷、修復破碎關係的9個「壞女兒」練習》書摘,經平安文化授權刊登,標題與內文小標經《世界走走》編輯改寫。

《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告別母愛創傷、修復破碎關係的9個「壞女兒」練習》書封。(平安文化)
《討厭媽媽的我,是不是個壞女兒?:告別母愛創傷、修復破碎關係的9個「壞女兒」練習》書封。(平安文化)

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認為,想要擁有更健康的母女關係,就必須學會當個不聽話的「壞女兒」。學會與媽媽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再接收她的負面情緒,努力守護自己,當妳能夠先理解自己的內在問題,放下內心的愧疚感,才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大人。


和我們一起走走
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可能,歡迎您將各種合作想法,EMAIL 至以下信箱:hello@sehseh.world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Dec 16, 2022

諶淑婷和兩個孩子。(受訪者提供)
諶淑婷:當媽媽要先學會對自己好

覺得很煩的時候,我會趕快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這樣就可以停下來想一想:我到底為什麼要當媽媽?編者按:這是世界走走「...

Dec 16, 2022

Dec 9, 2022

工作家庭兩頭燒的職業媽媽。(李承祐繪)
她們的真心話:當了媽媽,我還能做自己嗎?

吳爾芙說:「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老公的辦公桌很大,我的辦公桌是一個梳妝台。編者按:這是世界走走專題「菁英媽媽的選擇」...

Dec 9, 2022

Jul 27, 2022

2018年行政院宣布推動「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挑動了家長焦慮孩子外語能力的緊張神經,孩子還在牙牙學語就得開始學英文。(Unsplash)
我在媽媽群組臥底了一個月:為何她們砸下重金,仍焦慮孩子的英文力?

我未婚,沒有小孩,但從去年8月開始,我加入了三個和兒童英文學習有關的家長Line群組,開始和家長討論起他們愛用的教材。...

Jul 2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