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有社會支持,媽媽才能找到人生的「ikigai」:三位職場女性的母職經驗談

不是你做不到,是社會支持不夠。

不是你做不到,是社會支持不夠。

陳玫儀:媽媽不需要模範,只需要社會支持

當我們說到菁英媽媽,我們會想到什麼?我們可能會想像菁英媽媽是一個千手觀音,什麼事都能完美處理,但事實上他們可能很狼狽,在個人、工作、家庭和文化中都多面受困。

個人特質上,要同時完成很多事情,他需要自律和時間管理能力;他也必須身體健康,因為長期處於高壓狀態。工作上,公司會希望你全力以赴,不希望你分心,因此菁英媽媽可能24小時都在工作,走路也在想會議;雖然升遷管道看似暢通透明,但其實到某個階段怎麼也上不去,這就是所謂的玻璃天花板。

家庭方面,菁英媽媽可能也要同時照顧長輩。這些40、50歲的媽媽,卡在中間,小孩還在國小國中,但公公婆婆、爸爸媽媽的身體健康已經往下走。很多菁英媽媽也有可能是「偽單親」,伴侶除了養家,沒有照顧或心理支持的功能。這種偽單親的狀況,會讓他在職場、家庭所面臨的壓力更為嚴峻。

文化方面,不管對哪一個位子的女性,社會對女性的性別期待,都還是非常牢不可破。即使你做到經理、做到總裁,都還是會被問:出差時是誰接送小孩?誰來照顧長輩?很少有人會拿這些問題去問高階男性主管,因為我們都預設這些男性背後有個女性在打理這些事情,對女性我們卻有這些母職期待。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個人特質雖然沒辦法靠社會改變,但工作和家庭的文化,可以透過政策和社會文化去改變。我們以前會要求菁英媽媽憑己之力去完成家務、育兒、工作等所有事情,但其實我們培養一個女性經濟獨立、投入職場,需要非常多資源和心力,我們要怎麼讓他留在職場?我們要一起撐住,要用國家政策和社會文化去撐住這個媽媽,讓他可以留在職場,而不是讓他獨自承擔。

政策上如何創造媽媽友善職場?

當媽媽,不是從寶寶出生那一刻才開始,而是從懷孕那一刻就開始。

生產之前,在現行的「產檢假」制度下,台灣孕婦享有7天的「有薪產檢假」;伴侶則享有7天的「有薪陪產檢及陪產假」。至於「產假」,孕婦本人懷孕未滿2個月有5天無薪產假 ;懷孕2至3個月有7天無薪產假;懷孕3個月有4星期「有薪」產假;懷孕20週以上有8星期有薪產假──但孕婦如果懷孕20週以內自然流產,孕婦本人無法請到有薪產假,伴侶也無法請求「有薪陪產假」。

台灣目前的產假保障八週,聽起來好像滿多的,但如果去比較其他國家,你就會知道我們台灣的八週根本就是倒數幾名,比日本、韓國都還要少。 國際勞工組織公約規定,勞工分娩後至少應該要有14 週產假,且至少要支付3分之2的薪水,目的是要讓女性有足夠的時間休養身體跟面對新生兒。

此外,2021年3月24日,紐西蘭國會三讀通過了一個法案:流產女性和其伴侶可以請三天的有薪喪(親)假。 這我覺得是滿創新的制度。

那生產之後,如何創造出菁英媽媽的友善職場?就是「減少工時不減薪」。

台灣的《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如果你受雇於雇傭人數30人以上的雇主,育有不滿 3歲的子女,你可以請求每天減少一個小時工時;如果受雇於未滿30人的雇主,就要自行跟雇主協商。而且現行制度下,減少的那一小時不能夠請求薪水。以中華電信為例,他們的正職員工福利還不錯,每天減少工作1小時還是有給薪。可見台灣還是有非常多進步的雇主,他們願意給予懷孕婦女、有家庭的員工非常好的工作制度。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文化上如何創造媽媽友善職場?

那文化上如何創造菁英媽媽友善職場?生動盟也透過社會運動與倡議,改變社會文化的母職期待。去年母親節前夕,生動盟召開「媽媽不需要模範,只需要社會支持」記者會,抗議許多縣市的模範媽媽選拔,這些「模範母親」的標準早已不合時宜。例如:親自哺育小孩、侍奉長輩至孝、相夫教子⋯⋯現代模範母親的標準竟然長這樣,那職業婦女到死都不會是合格的模範母親──如果我是一個很優秀的工作者,我很有可能不會是一個模範母親。

可是我們必須要把一個媽媽逼到這個程度嗎?難道不符合這些標準,就是不合格的媽媽嗎?所以我們就抗議,我們需要的不是模範母親的選拔,一個媽媽需要的其實是社會支持。如果他們有資源和能力,那他們不需要親自做,也可以把長輩小孩照顧得很好。

最後想告訴媽媽們:親愛的媽媽們,你們真的不用好,沒有人是十全十美,我們一個人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我們反而應該去想,國家還可以為我們做什麼?所以不是你要很厲害,而是在國家的政策、文化、制度去如何讓去支持你;不是你做不到,是社會支持不夠。

如果你已經讓自己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希望你能當一個支持女人的女人;如果你已經是個高階主管,就勇敢地帶頭去請產假、育嬰假,員工才敢請。

蘇盈如:菁英媽媽上班指南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我本人是在海外大概有 23 年的職場經驗,疫情發生之後才回到台灣。我本身不是一個媽媽,所以我會用職場的角度來看整個事情;我會集結海外的台灣人的經驗,還有菁英女性、菁英媽媽們在職場上會遇到哪些問題,跟大家分享目標設定。

我們剛剛前面的也有提到,公司運營的環境、整個國家的文化,會影響到媽媽對未來的決定,這些外在阻礙會讓媽媽思考:我到底要不要回到職場?我應該全心全意來做一個全職媽媽嗎?

可是大家知道嗎?媽媽其實是一個full time job,它是一個就是跟上班族沒有兩樣的工作。如果你今天是一個媽媽,同時又要做全職工作,就等於是24小時客服救援,非常非常辛苦。歐美國家會注重個人選擇,可是亞洲會覺得一個女性就是要生小孩、帶小孩和傳承,尤其台灣80%都是中小企業,女性面臨很大的壓力。

內在心理調適:成就感 vs 失落感

我想請教一下在座的各位,有沒有其中一個有打到你目前遇到的狀況,或是你曾經遇到的狀況?

比如生育後很難回到原本的職場,過了一年再回來,整個大環境都不一樣了;遇到焦慮或憂鬱的問題;我曾經在職場上呼風喚雨,最棒的專案、最賺錢的專案都在你們手上,沒有人可以敵過你們,你們是公司表揚第一名,但是回來以後你發現,我的舞台不見了──我想問一下有遇到這樣狀況的朋友們,可以舉個手嗎?謝謝。

這些都是我們在職場上面會遇到的。通常大家尋求企業主,甚至也會來問職涯規劃師:如果我踏入家庭,不曉得我婚後幾年內應該做生育的準備?等等的問題。

首先我們先我簡單的帶過:不管有沒有生育這個問題,現在的職場就是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後疫情時代,科技推翻了一切,所以其實你也不用去想這樣一個問題。不管你是女生男生,明年可能你的工作、你的產業,可能就會因為疫情衝擊或新的科技而被取代。我們女性在生育的過程中會受荷爾蒙影響,或者受到一些阻礙,導致我們有時候會想太多,但最重要的其實是你接下來的目標設定、你想要做什麼。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如果你的目標設定很清楚:我知道我想要陪小孩,因為他只有3年最可愛的時間是需要我陪伴的,長大以後他去了幼稚園,就會開始有一些自己的空間;或者我想要把小孩培養成更有獨立思想,你那你可能就把你的目標設定在這裡。

當然,當你離開職場,站在資方的角度來看,必須要有一個replacement來取代你的職務,這是無法避免的。如果在職場上可以塑造自我價值,公司就只能找一個暫代;但如果職位的取代性比較高,就只能調適心態。也有媽媽把育兒外包,全心回歸職場,但這條路非常辛苦,可能客戶打來時,保母也打來。

媽媽也可能被貼標籤,明明你還是可以handle困難的任務,卻被分配到比較簡單的工作,這在以利益為導向的公司是很平常的,除非他其實是一個非常女性友好的工作環境。這樣一個工作環境在歐美其實是非常的普遍,但是在亞洲還有進步的空間。

之前我在日本也有研究這女性議題,日本屬於女性女權進步比較慢的國家,但是日本資生堂就有一個小小的托兒所在公司的樓下,鼓勵女性可以把小孩帶到公司來。當你選擇職場的時候,你可能要選擇一個適合你的環境,適合你想要做的事情。

除了職場環境之外,其他包括職業聲望、社會地位、競爭壓力、行為管理問題,這些都要回到你自己內在的聲音。今天討論菁英媽媽的議題,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我會覺得我成為媽媽之前這麼優秀,為什麼成為媽媽以後不能呼風喚雨?其實你在媽媽這個職位,你有時候還是能呼風喚雨,因為小朋友還是要需要靠著你,他才能夠成為一個很棒的人

設定目標可以讓你理清思緒,堅定自己,比較不會迷惘。

照顧自己:釐清工作價值,聚焦目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讀過一本書叫《Ikigai》(日文拼音,意近「生命的意義」、「活著的價值」)?

這本書的作者Hector在日本定居十幾年,觀察到日本人平均壽命之所以這麼長,是因為他們非常快樂,他們把這種快樂叫做「Ikigai」。近年來談職涯規劃,或者是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的時候,會常常去引用書中這張圖。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圖表:你享受的事、世界需要的事、你擅長的事、別人付錢請你做的事──四項交會處就是「Ikigai」。(蔡娪嫣攝)

你可以給自己一個小時的時間去盤點:你擅長的事情是什麼?這是你的個人價值,不會因為生完小孩以後,你本來很會做的某些事情或天賦,就因為你成為媽媽不見了,你要提醒自己這一點。再來就是你的熱情跟你的使命,這些都要靠你自己跟自己對話。

舉例來說,有些人想當社工,從外人的角度來看,社工是非常辛苦的工作,薪資不可能像菁英媽媽年收破 200 萬以上,就是一個月薪 3 至 6萬的工作。有人會覺得浪費時間、浪費錢又要接受負面情緒,怎麼會有人要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可是社會就是很需要這樣的角色,也有人在幫助人的過程中獲得快樂。

這時候你還是要聽自己的聲音:你享受做什麼?你付出時是什麼感受?

也有人享受當媽媽的角色,想把這個工作做到100%,所以他就已經下定決心完全離開職場。如果你設定到小孩 3 歲可以穩定去上課,再來安排回到職場,當時世界趨勢很可能已經不一樣──這個部分通常需要大家安靜下來,花一個小時去自我觀察,回顧和整理這段照顧小孩的時間,自己有什麼改變?獲得了什麼能力?可能我在帶小孩的過程當中,耐心變多了,你可以從中想像這樣的技能可以做哪一些工作?

當你選擇當媽媽,記得押一個日期回顧你自己的自我成長,因為媽媽也是一個職業。

重返職場:成長思維,強化心態

如果今天你決定全心回歸職場,你可以怎麼做?其實求職的媽媽裡面大概分三個路徑,第一個部分是轉換跑道,第二個部分是修正跑道,第三個部分叫捲土重來。

什麼叫做「轉換跑道」?一旦當了媽媽之後,你的時間安排,你的個人的想法會改變。過去你可能很拚,但後疫情時代思維都改變,你還想要繼續拚了命做到凌晨一兩點的工作嗎?可能不會,那你就可以想怎麼樣轉換跑道。我育兒的過程中得到了哪些技能?搭配世界趨勢,包括零工經濟、遠距工作,還有自由接案等等的選擇。

比如我今天是一個行銷,但是行銷這個工作非常辛苦,公司正忙的時候有沒有可能準時結束回家?不可能。當你成為媽媽之後,你可以做什麼?有些人就去做電商,因為他很清楚怎麼樣操作大眾品牌、小眾品牌和社群的,他可以在家裡按照他的節奏做事情,上午看一看小孩搞定了之後,上網確認一下訂單。

第二個是「修正跑道」。什麼叫修正跑道?你有一個核心價值,再思考你最擅長的事情,把它修正一下,讓你更有彈性的去做其他事情。假設你今天是一個商務開發總監,修正跑道變成是約聘,律師可以變成是一個接案律師,做HR人資變成可以接案的獵頭,我以前可能不能9點到6點,現在一天只能去公司3個小時。

再來是「捲土重來」,意思就是我回歸到原本的工作,繼續努力。可能有人已經在你的工作崗位了,但你還是要回到生產前很拚的狀態,就必須要有一些犧牲。有些人他可能是教授,回歸到教授的位置,工作跟時間應該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現在網路上有一個「大姐不跑三點半」的粉專主叫陳珮甄,他之前在大型企業裡的行銷領域,每天都工作到非常非常晚,他現在當創業顧問,去中小企業裡面擔任兩三個小時的一個顧問職,幫他們去申請創業補助,都跟他之前的工作相關,以他的開發經驗或行銷人脈為主。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職場裡有需要個人努力的工作,例如成長思維跟強化心態。不管你今天是不是媽媽,只要身為一個是工作者或是求職者,就必須要主動求知,不要說我現在是媽媽、不知道現在外面發生什麼事情,我不知道我該怎麼辦,其實有很多管道,你可以透過閱讀、參加讀書會,在瑣碎的時間裡遠距學習,還有你要如何紓壓,通過這樣的方式調整到最好的狀態,再去搭配時間管理表,別人可能是 9 點到 11 點是早會,你可能是9點到9點半,30分鐘為一個單位。

到目前為止,你可能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麻煩現場的朋友寫下來,因為講座結束以後你一定會忘記。你把它寫下來之後,回家再想想,或者結束的時候跟旁邊的朋友交流一下,為什麼今天會來這裡?透過互動腦力激盪。

除了《菁英媽媽想上班》這一本書之外,我自己會推薦另外一本書《從女人成為媽媽》。這本是曾心怡心理師的書,告訴你怎麼樣去記錄你的改變。有些時候我們只談職場很硬的地方,但同時你要照顧你的心靈成長,所以這部分我覺得大家可以同步去參考。謝謝。

陳欣文:職場媽媽,生活不心累

大家好,我是Bouya。我現在在資生堂集團負責一個新品牌,叫做「醉象」(Drunk Elephant),剛剛在台灣上市,所以大家沒聽過很正常。我的工作經驗超過 20 年,職場媽媽的經驗是 9 年,全職媽媽的經歷也有2年。這是我的兩個小孩,一個 11 歲, 一個 5 歲。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坦白說我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我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上班族、公司裡面的一個部門主管,受邀來分享菁英媽媽上班的經驗,我到底要跟大家聊什麼?剛剛兩位主講者給大家很多市場分析,大環境的分析,或者是政府應該怎麼改進,那我就來跟大家聊柴米油鹽醬醋茶。

我設定主題的時候就在想,如果現在你是職場媽媽,你care什麼?我就先去問Google大神,手機拿起來打職場媽媽四個字,就會看到「職場媽媽快崩潰」、「職場媽媽怎麼辦」、「如何完美兼顧職場跟家庭」。我看到這些search結果,我就想說,天哪,這也太累。到底我們為什麼要完美的兼顧?因為其實我們把職場跟家庭兩件事情拆開來,你要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不容易,到底是誰來強迫我們完美做到這些事情?所以我今天想要聊的是「生活不心累」。當職場媽媽一定會累的,你要照顧小孩,投入工作,一定會有腦力跟體力的疲勞,但我們可以去避免心累。

隨「性」生活:本性、重要性、孩子個性

什麼時候最容易心累?你在做你不喜歡的事情。所以我的原則就是「隨性生活」。「性」到底是哪一個字?其實它就是我們人的本性、我們看待事情的重要性、還有我們孩子的個性。

很多人跟我說,我很想工作,但是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所以我想要停下來,完全為我的孩子付出。可是我想聊的是,其實你的人生也就只有這一次,對不對?沒有人的人生有兩次的。所以想清楚自己想要的、嚮往的生活是什麼,你才可以誠實做自己,而不是成為別人眼中的你的樣子。

所以我們簡單分析一下,今天的主題「職場媽媽」,你是一個覺得家庭重要性比較高的人,或者職場重要性比較高的人?就算你覺得兩件事情都很重要,這也像心臟不會左右兩邊一樣大,分成49. 5比50. 5,也一定還是可以分得出來。所以重點就是想清楚你想要什麼,跟你適合做什麼,我們選定了一個目標之後,就往這個方向去前進。

當然,你在設定目標的過程中,它可能不是永久性的,而會是階段性的。曾經我也想過成為全職媽媽,結果大家看到,我的經歷就是2年的全職媽媽,因為我發現原來我不適合。所以我們也可以去試試看,就知道自己適不適合。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如果育兒優先於職場,可以怎麼做?

如果你今天跟自己對談過後,覺得育兒的重要性大於職場,而且的心態跟家庭經濟能夠支持你成為一個全職媽媽,我們就開心的去做一個全職的媽媽,不用管別人怎麼想,人生就是自己的。假設我的條件不是那麼的有利,譬如家庭蠻需要我有經濟收入,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考慮適合自己的工作形態,就像Sandy剛剛分享的,不一定要去做這種週一到週五要在辦公室上班的,也不要去選擇廣告公司這種行業或服務業。

至於公司的選擇,你可以多向朋友打聽。當然很多東西可能是我們問不到的,這個時候我們還是會去面試,只是在面試的時候可以去跟你的主考官聊──不用以自己個人的問題來發問,可以用比較大的問題包裝,例如請問這間公司的女性主管多嗎?這間公司對於女性育兒、在職場上發揮,有沒有什麼樣的配套措施?用一個比較大的問題來去理解這間公司對於職場媽媽的支持。

當然有的人說,因為沒有家人支援,所以我一定要在7點之前準時下班接小孩,我可不可以在面試的時候提出來?我很建議你在面試的時候提出來,因為其實這種東西是雙方互相的,不要怕被貼上標籤。如果你重視育兒大於職場,他卻因為這樣的標籤不錄用你,反而是一個好事。如果你進到這個不支持育兒的環境,你會很快就陣亡,因為它就不想要讓你每天準時下班。

我們進去了這間公司之後,也可以去看一下比你高一階的主管,付出的時間成本是不是很多?你自己可能可以準時6點下班,可是主管必須要工作到10點、11點。

我有一個朋友,他的設定是育兒大於職場,當他的主管想要把他升去做小主管的時候,他就說:我不需要,謝謝,你給我加薪就好。那個階段,他需要的就是調整薪水、實質收入。可是這不代表他永遠都不想升遷:當他的小孩上幼兒園了,那一年主管跟他會談的時候,他就說自己準備好了,可以升成主管。他也是在利用還沒有升遷的時候,去累積他個人的技能。

最後,在職場一定會遇到家庭跟職場發生衝突的時候。例如你今天有一個重要會議,但是學校打電話給你說小孩怎樣。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想清楚我們的大標──我認為育兒比職場更重要,所以沒什麼好想的,就去接小孩。因為你就算硬著頭皮留在會議裡,你也會一直掛心我媽媽有沒有幫我接到小孩?我老公到底有沒有好好的出現在那裡?如果你的大方向,孩子是最重要的,我們就把工作往後擠,不要自己跟自己過不去。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如果職場優先於育兒,可以怎麼做?

如果你今天跟自己對談完之後,覺得職場的重要性大於育兒──我自己屬於這個領域的人──我們可以分析幾種可能的原因:有的人可能享受經濟自主權,有的人可能喜歡工作帶來的成就感,有的人喜歡出去工作有社交圈,有更豐富的生活。不管是怎麼樣的原因,我們比較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過度投入工作造成我們跟小孩的關係疏離,或者是一不注意小孩突然長歪了。

第一,我們絕對需要可靠的後援軍團。後援軍團排名第一的人絕對是老公,所以一定要跟老公好好的溝通,絕對不會說小孩是我們一個人的責任。再來,雙方的爸爸媽媽如果有餘力,可以讓他們一起加入強大的後援軍團。像我的老大就是一個禮拜在我家睡3天,在我媽家睡2天,在我婆婆家睡2天,我把他當做一隻兔子養,他現在三邊都處得很好,只要讓小孩可以跟著固定的規律成長。

我還特別想講的一件事:既然我們需要後援軍團,就要尊重後援軍團。我身邊有一些朋友很容易發生婆媳問題,譬如我有時候看不慣婆婆養小孩沒有照著書養,這個部分我想建議大家尊重婆婆的經驗,畢竟他也把睡在你旁邊的人養到這麼大,跟你結婚在一起,原則上只要不危害小孩健康的事情,婆婆想怎麼養,就讓婆婆去養。婆婆開心,小孩開心,你也會開心,不用在小細節上跟婆婆吵來吵去。如果你沒有婆媳問題,你們自己絕對不會心累的,哈!

如果你沒有家人當可靠的後援軍團,我們就只好拿錢出來幫小孩選一個好的托兒所,好的幼稚園。不一定要離你公司很近,因為我們的大標是「職場重要性大於小孩」,我們看一下誰比較能夠機動處理狀況,來選擇育嬰的場所。

再來就是孩子的教育重點,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時時刻刻帶孩子在旁邊,所以不要什麼都要求到完美,也不要這樣子去要求小孩。我們不能要求小孩又會音樂,又會體育,每一科考試都要考100分。例如你覺得他的品格最重要,成績是其次,我們就不要到時候他的品格很好,結果成績沒有那麼好,你又在那邊說你怎麼考成這樣;所以我沒有要求小孩的成績一定要每一科考到90分、100分,只要差不多就好了。

那成績差不多是什麼意思?有一天我發現,小孩的成績不是差不多,而是已經落到最後一名,所以我雖然工作很忙,六日還是找一點時間出來陪他唸書,希望他可以先聽得懂老師在講什麼,這樣他上課就不會落後。但我最近發現,他的聯絡簿就被老師寫上課講話不專心。我就問他說:你為什麼上課講話不專心?聽不懂嗎?媽媽不是都已經幫你做預習了嗎?小孩子跟我說,因為都懂了,他覺得很無聊。所以這週我們就再修正,不陪他了,只要成績維持一個水準就好。

再來就是親師合作。要多去跟老師聊天,讓老師知道你的小孩是怎麼樣的個性,如果他生氣,什麼對他最有效?除了跟老師講清楚我們的小孩怎麼樣以外,也可以跟老師講清楚我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例如我們可以跟老師說我工作非常忙碌,如果他平常有什麼樣狀況,我可能沒有辦法馬上回老師LINE,請他傳給你先生,或是傳給你媽,我們不用當第一接觸者。當然你也可以跟老師講,我們授予老師權力,如果他是怎麼樣怎麼樣的狀況,老師你可以不用知會我們直接處理下去。

再來,不管再怎麼忙,我們要去訂出一週或者一天,哪個時間是陪伴小孩的?把時間訂出來之後,就不要在那個時間滑手機回E-mail,因為這段時間屬於小孩,我們就全心的陪伴我們的小孩,盡量每一天都找出一個小孩優秀的地方去稱讚他。

最後,我們很熱愛職場,也要讓他知道媽媽的職場魅力,讓小孩知道為什麼媽媽要工作?為什麼沒有時時刻刻陪在我旁邊?

我們可以告訴小孩,我們到底喜歡工作的什麼事情,或者是你在工作上面遇到了什麼煩惱;如果有空閒,可以安排旅遊──因為職場媽媽最大的優勢當然就是經濟收益──這時候可以讓我們的小孩知道,因為媽媽有工作,你現在才可以在這裡玩。

如果小孩也喜歡上你散發出來的職場媽媽魅力,他不會反對你摸索職涯,他會很喜歡你這樣子的一個媽媽形態。(完)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菁英媽媽上班指南」活動現場。(蔡娪嫣攝)

和我們一起走走
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可能,歡迎您將各種合作想法,EMAIL 至以下信箱:hello@sehseh.world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Dec 16, 2022

諶淑婷和兩個孩子。(受訪者提供)
諶淑婷:當媽媽要先學會對自己好

覺得很煩的時候,我會趕快做一件讓自己開心的事,這樣就可以停下來想一想:我到底為什麼要當媽媽?編者按:這是世界走走「...

Dec 16, 2022

Dec 14, 2022

2022年12月4日,北京市民與小孩在綠地上玩耍。(AP)
數據故事:為何媽媽被擠出職場、爸爸走不進家庭?

「爸爸有足夠的能力和權利照顧小孩」──台灣社會還沒有足夠的討論讓大家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編者按:這是世界走走專題「...

Dec 14, 2022

Dec 9, 2022

工作家庭兩頭燒的職業媽媽。(李承祐繪)
她們的真心話:當了媽媽,我還能做自己嗎?

吳爾芙說:「女人要有自己的房間。」老公的辦公桌很大,我的辦公桌是一個梳妝台。編者按:這是世界走走專題「菁英媽媽的選擇」...

Dec 9,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