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藝術不再「打高空」:一座讓種植園勞工掙脫貧窮宿命的美術館

早安,《世界走走》今天帶各位前進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白色立方體」美術館,一窺荷蘭藝術家馬騰斯深入底層民眾,運用藝術幫助種植園前勞工掙脫貧窮宿命,讓藝術不再只是為上流階層服務。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白色立方體」美術館(圖/截自YouTube)

早安,《世界走走》今天帶各位前進非洲剛果民主共和國的「白色立方體」美術館,一窺荷蘭藝術家馬騰斯深入底層民眾,運用藝術幫助種植園前勞工掙脫貧窮宿命,讓藝術不再只是為上流階層服務。

·藝術創作讓貧窮的種植園前勞工獲得收入,改變命運

·新美術館協助當地經濟發展

·新美術館成為剛果博物館發展基地

荷蘭藝術家馬騰斯接受採訪時,真誠說道:「如果藝術聲稱探討不平等,但不會為那些受苦者帶來好處,這樣的藝術毫無用處。」

他並非空口說白話,而是真切貫徹這項理念,運用藝術幫助剛果民主共和國前種植園的貧窮勞工,讓他們有收入購買自己的土地,改寫命運。

「白色立方體」計畫改善前種植園勞工生活

馬騰斯(Renzo Martens)與剛果民主共和國(RDC)的交集要從2004年那年說起。2004年起,馬騰斯在剛果蹲點,2008年推出電影作品《第三集:享受貧困》(Episode III: Enjoy Poverty),記錄剛果棕櫚種植園的悲慘情形,當地種植園勞工的每日收入低於1美元(約新台幣28元)。

2010年,他在英國倫敦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放映《第三集:享受貧困》時,注意到博物館白色牆面畫了許多聯合利華(Unilever)的商標,這是因為聯合利華出資委託藝術家在該藝術館創作展出。

馬騰斯說:「種植園的勞工極度貧窮,他們為全世界工作,甚至間接為泰特現代藝術館的展覽工作。」他認為聯合利華代表了全球剝削系統,西方公司榨取貧窮國家的資源,創造收入,然後利用其中一些收入資助其他地方的高級文化。

他說這些西方公司資助的一些藝術家會透過創作探討「不平等」,但這些作品鮮少幫助到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他說自己希望確保那些批判不平等的作品能多多少少實際改善不平等的情況。

《第三集:享受貧困》推出後,馬騰斯決定運用自身在藝術界的影響力,2012年開始推動「逆仕紳化計畫」(reverse gentrification project),目的是將藝術直接帶入種植園,刺激當地經濟發展,並將此計畫拍成紀錄片。這項新計畫稱為「白色立方體」(White Cube),試圖將藝術帶入剛果的波特卡(Boteka)棕櫚種植園。

「白色立方體」直接連結富裕的國際藝術界與非洲貧窮的種植園,展示全球財富密切相連。這項計畫的核心是賠償與歸還的問題,它提出的潛在問題是:藝術從各社區吸取許多養分,該怎麼回饋?

馬騰斯說聯合利華在20世紀初透過比利時殖民管理者的土地贈與,獲得了剛果的種植園,得到了利潤,消耗了土壤,接著出售土地,將公司交給剛果一家承包公司經營。然而,這家公司並不歡迎馬騰斯,威脅他並將他趕出當地。

後來,馬騰斯到盧桑加鎮(Lusanga)嘗試推動白色立方體計畫,聯合利華創辦人利華(William Lever)1911年曾在當地建立棕櫚種植園,1990年代結束經營,留下荒廢建築物及無法耕種的土地。

盧桑加鎮的前種植園勞工參與了白色立方體計畫,自願加入製造巧克力雕像的藝術工作室,這些美味雕像被送至美國紐約一家美術館販售,當地的雕塑家組成合作社,共享銷售收益。

盧桑加鎮當地人塔瑪薩拉(Cedart Tamasala)說,自己年輕時渴望成為藝術家,但因為缺錢,不得不從首都金沙薩(Kinshasa)的美術學校輟學,到叔叔的家庭農場工作。

他也加入了白色立方體計畫,製作巧克力雕塑,他說這項計畫提供收入,也讓他有了穩定與自主的感覺:「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現在我們有自己的空間,我們擁有自己的土地,我們可以決定想要怎麼做。」

新計畫興建美術館 展出非洲藝術品

當地雕塑家組成的合作社總裁恩貢戈(René Ngongo)表示,目前為止,白色立方體計畫已為當地社區創造40萬美元(約新台幣1130萬元)的收益,該合作社運用其中一半的錢買地。

馬騰斯獲得荷蘭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事務所的無償援助,設計了一座美術館並命名為「白色立方體」。他與荷蘭慈善家洽談,支付建築費用,並與剛果建築師艾詹波(Arséne Ijambo)合作,艾詹波修改了設計並僱用當地建築工人。

「白色立方體」美術館因為新冠疫情而暫不對外開放,但館方計畫未來在此舉辦當地藝術家的作品展覽,包括歐洲博物館歸還的藝術品。

歐洲多國政府承諾歸還現藏於公立博物館、從非洲掠奪而來的藝術品,例如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2017年承諾開始大規模歸還非洲文物,他委託的一項研究發現,90%至95%的非洲藝術品現藏於非洲以外的博物館。

人權活動家蒙比亞(Jean-François Mombia)與馬騰斯合作多年,他說:「我對盧桑加美術館最熱切的期望是,它支持那些曾被劫持、復而歸還的藝術品……也是支持我們透過藝術表達自我。我們希望盧桑加美術館成為剛果博物館蓬勃發展的基地。」

塔瑪薩拉說,比起剛果在殖民時期被掠奪的一切資源,歐洲國家歸還的非洲藝術品帶來的補償實在微不足道:「除了被帶走的藝術品之外,(被掠奪的)還有鑽石、黃金、棕櫚油等。」

馬騰斯了解這一點,他覺得自己能為盧桑加鎮做的事沒有極限,「我只看到各種潛力」。他說藝術是「魔杖」,可以在這片前種植園發揮正面作用。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May 5, 2021

20191108-過去位於舊金山唐人街的中國菜「雜碎」(Chop suey)餐廳。(資料照,取自維基百科)
美國中餐館用的「雜碎字體」有種族歧視?

Hi,《世界走走》今天來美國找間中餐館,原來「雜碎」不僅是道菜名,也是餐廳用的字體名稱,但現在這種字體也被檢討是不是有種族歧視意味...

May 5, 2021

May 10, 2021

自走式露營車(Rein Van Oyen@flickr)
是誰住在露營車裡:以車為家的「游牧人生」在台灣可行嗎?

早安!世界走走今天打算開車上路,展開一段四海為家的旅程。你也曾幻想在台灣這樣生活嗎?本篇重點:百年間,「露營車」...

May 10, 2021

May 7, 2021

阿紫。(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提供)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上):當她們的子宮被放大檢視

早安,《世界走走》今天帶各位走訪移民之島──台灣,重新認識你周圍的新住民家庭。自詡「政治正確」的你,真的完全拿掉「有色眼鏡」了嗎...

May 7, 2021

May 8, 2021

紀錄片《阿紫》導演吳郁瑩。(吳郁瑩提供)
正視台灣「總體歧視」的殘忍(下):在這座島成長的新二代、舊八代

嗨,《世界走走》今天再帶你重遊一次移民之島──台灣。接續(上)篇,新住民家庭受到歧視對待時,小孩是最無助的角色;諷刺的是,...

May 8, 2021

May 3, 2021

日本生育率再創新低(AP)
創設少子化大臣18年,大和民族卻越生越少!談談日本少子化政策失敗的幾個原因

今天讓我們搭乘時光機,來到西元2100年的東京街頭。你對這個東亞最繁華、最進步都會的第一印象,想必與2021年的今天將會非常不同。...

May 3,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