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英國女王如何影響世界?伊麗莎白二世的6個歷史時刻

在英國和大英國協,她的影響力是象徵性的,但我們會發現,象徵經常也是重要的。

2012年12月,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她的60週年登基大典揮手致意。(AP)

在英國和大英國協,她的影響力是象徵性的,但我們會發現,象徵經常也是重要的。

2022年9月8日晚間,高齡96歲、在位長達70年又214天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駕崩。

照理來說,女王是中立的存在。但是,在歷史的一些關鍵時刻,伊麗莎白二世對於英國、甚至是英國以外的國家,仍然發揮了一些影響力。許多時候,這些影響力是象徵性的,但我們會發現,象徵經常也是重要的。

在伊麗莎白二世告別人世的此刻,讓我們來回顧一些她發揮影響力的時刻。

1965年:冊封騎士,表態不支持白人少數統治

1960年代,隨著非洲去殖民的風潮,以及英國政府「先有多數統治(黑人參政),才有獨立」的政策,前英國殖民地南羅德西亞(Southern Rhodesia,現在的辛巴威)的白人首相史密斯(Ian Smith)擔心黑人贏得權力,遂單方面宣布獨立,建立由白人少數統治的新國家。

由於女王在當地廣受支持,史密斯的政權仍然遵奉伊麗莎白二世為羅德西亞元首;英國派駐的總督,則在總督府內被新政權切斷電話線。

這時候的女王,當然把最直接的政治協商交給當時的政府處理,她也同意時任英國首相威爾森(Harold Wilson)的意見,不承認羅德西亞女王的稱號,也不接受史密斯政權撤換總督的請求。與此同時,她也運用手上的權力,明確地表達立場:冊封原先派駐的總督為騎士,等同進一步表態不會支持史密斯政權。

在這個例子裡,女王冊封騎士之舉看似只是妝點的權力,卻發揮了一定的象徵效果:女王本人站在總督這一邊,而不是如史密斯政權所宣稱的、站在白人少數統治者那邊。雖然這樣的表態並未真的改變了歷史走向──史密斯仍然繼續掌權,辛巴威後來還陷入了長年內戰──但這確實代表了女王嘗試發揮影響力,對政治情勢表達立場。

1976年12月,當時的羅德西亞(今日的辛巴威)仍深陷血腥內戰。(Ggwallace1954@Wikipedia/CC BY-SA 4.0)
1976年12月,當時的羅德西亞(今日的辛巴威)仍深陷血腥內戰。(Ggwallace1954@Wikipedia/CC BY-SA 4.0)

1972年:英國申請入歐,迎接改變的時刻

1972年,女王將她的象徵性地位發揮得淋漓盡致,同時可以「出口」和「內銷」。

當年,時任英國首相希斯(Edward Heath)想要將英國帶入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歐盟前身),他的拼圖中重要的一塊,就是讓女王擔任接待外賓的角色,既是對外國展現誠意,也是讓女王「代言」入歐。於是,在短短的五個月內,女王接待了荷蘭女王、盧森堡大公、德國總統,並且親自到法國參訪。

但這項改變是艱難的:在英國國內,BBC的民調指出,同意跟反對的比率基本上持平。大英國協的其他國家,對此也相當擔憂:象徵意義上,英國要拋棄大英國協、加入歐洲了嗎?經濟上,隨著英國整合進入歐洲市場,大英國協(特別是紐西蘭和澳洲的農民)是否也會面對市場縮減? 

面對英國和大英國協內眾多沒被說服的聲音,女王擔綱起了說服者的角色。在1972年的聖誕演講,她相當少見地直接回應了當下的爭議議題,以溫情的方式嘗試鼓勵大眾接受:

「與歐洲的新連結,不會取代我們與大英國協的連結;與歐洲的新連結,無法改變在歷史上和在個人層面上,我們和海外親人與朋友的情感。舊的朋友將不會被丟失⋯⋯我們正在嘗試建立的,是由各個國家組成的、更寬廣的家庭,而恰恰是在聖誕節時,我們這個家庭應該要感受到最緊密的連結。」

以現在的標準來說,這場演說或許已經太政治了;即使在當時,女王直接回應爭議議題也是相當少見。但我們可以看到,在關鍵時刻,女王可透過演說等等方式發揮力量,推進一些事態的發展。

英國與歐盟談妥貿易協議,即將正式脫歐。英國脫歐。(AP)
英國與歐盟談妥貿易協議,即將正式脫歐。英國脫歐。(AP)

1979年:在尚比亞,女王展現外交「軟實力」

有些人認為,伊麗莎白二世最大的外交成就,就是1979年在尚比亞(1964年以前為英國的受保護國「北羅德西亞」)那場成功的大英國協領袖會議。前述所提及、自1965年開始的辛巴威血腥內戰,就是在那場會議之後看見和平的曙光。

當時,辛巴威的內戰仍在繼續,有多支不互相隸屬的黑人游擊隊,對抗史密斯的白人政權;史密斯在壓力下,和部分(但非全部)黑人領袖簽訂了初步協議,承諾結束白人少數統治,但當時局勢相當複雜,不同勢力各有立場,由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領導的英國保守黨政府也還不確定該如何處理,但總之不願繼續對史密斯政權施加制裁,引發許多非洲國家領導人不滿。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大英國協領袖會議在尚比亞的首都路沙卡(Lusaka)舉行,是把相關國家領袖聚在一起的機會。

根據多本傳記的記載,當時柴契爾並不希望女王親自與會,一方面是擔心女王的人身安全(路沙卡距離戰區很近),另一方面,她也相當懷疑這場會議能達成什麼。柴契爾深知許多非洲國家的政治人物也對她不滿,她本人甚至不打算去。但是,女王終究說服了柴契爾(兩人的對談內容是秘密),兩人都親自與會。

到了尚比亞之後,女王個人先是拜託尚比亞總統,在晚宴上先不要刺激柴契爾;接著,女王本人雖然沒有進入領袖會議會場,但是她個別與多國領袖見面、聊天,發揮「軟實力」。依照當時英國外交大臣的回憶,剛開始開會時情況其實很詭譎,「如果路沙卡會議失敗,大英國協有可能會解體」,但大英國協時任副祕書長、出身自奈及利亞的阿尼奧庫(Emeka Anyaoku)表示,「女王的影響,是帶來緩和及穩定的效果」。

她是怎麼做到的呢?圭亞那籍的時任大英國協祕書長蘭法爾(Sonny Ramphal)回憶,女王「知道誰被國際貨幣組織控制⋯⋯知道每個人家庭方面的事,知道誰有小孩,或是最近有沒有人過世。她知道經濟方面的事,知道是不是要有選舉了」,可以像親人一樣跟每個領袖聊天,讓領袖們覺得親切,甚至有真的「在一起」的感覺。

這場原來可能導致大英國協解體的會議,最終居然達成了所有成員國的一致共識,開啟了辛巴威的和談協調,逼迫史密斯政府向所有黑人勢力一起和談,最終辛巴威在三個月內獲得國際承認,並帶來了黑人多數統治。

1979年8月1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與時任英國首相柴契爾 (Margaret Thatcher)參加位於尚比亞首都路卡沙(Lusaka)的大英國協領袖會議。(AP).jpeg
1979年8月1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與時任英國首相柴契爾 (Margaret Thatcher)參加位於尚比亞首都路卡沙(Lusaka)的大英國協領袖會議。(AP)

1995年:「曼德拉先生需要一場秀」

1994年,終結了種族隔離的南非,終於選出了曼德拉(Nelson Mandela)擔任該國第一位黑人總統。曼德拉上任之後,很快就宣布南非重新加入大英國協──先前,南非的白人政權不喜歡大英國協的「多種族」走向,先是在1960年以公投宣布改為共和國,隔年宣布不重新申請加入大英國協。

伊麗莎白二世也非常歡迎這則消息。事實上,根據報導,她曾相當不滿於柴契爾政府不願制裁南非白人政權(她的這項不滿,與她對柴契爾其他社會政策的保留意見,曾經在1986年被外洩給媒體,一時成為頭條,但皇宮方面當然不會證實;Netflix影集《王冠》則直接創作出雙方交鋒的劇情)。

不論女王私底下對於柴契爾政府的態度到底有多強烈,我們可以從女王事後的舉動,看出她對南非、對曼德拉的態度。

根據傳記記載,當時在艦上服役的軍官,聽到了女王跟外交大臣對話,外交大臣勸女王不要在曼德拉上台之後馬上造訪南非,原因是當地犯罪率仍高,而且有些人相當不滿於英國柴契爾政府當時沒有制裁白人政權。對此,女王回答:「很多人都在給曼德拉先生建議,但沒有人給他實際的幫助。他需要有形的幫助,他需要一場秀。」

於是,女王就發揮了她最能夠給的幫助:一場象徵性的「秀」。1995年3月,女王造訪南非,曼德拉親自迎接,並且一起到訪南非許多地方,四處都有歡迎的人潮。雙方的傳記都指出,兩人相當合得來,曼德拉甚至直呼女王「伊麗莎白」,而女王也不以為忤。隔年,女王也在向曼德拉敬酒時,也直接稱他為「這個美好的人」(this wonderful man)。

我們無法確切知道女王的這場「秀」怎樣影響曼德拉和南非,但我們可以知道的是,象徵是重要的,而女王認為曼德拉的新政權,正是她應該嘗試幫助、展現象徵影響力的對象。

 1996年7月9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在白金漢宮迎接時任南非總統曼德拉。(AP).jpeg
1996年7月9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在白金漢宮迎接時任南非總統曼德拉。(AP)

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審慎地思考未來」

最近一次女王影響政局的事件,是以低聲說話的方式發生的。

當時,蘇格蘭獨立公投如火如荼,首度有民調顯示獨立方領先。女王步出位於蘇格蘭、在巴爾莫勒爾城堡旁的一座教堂時,對教堂外的一小群人說:「嗯,我希望人們能很審慎地思考未來。」

這句話並沒有直接支持任何一方,皇宮方面事後也特別強調女王是中立的,但這句話普遍被反對獨立方當成是重大的鼓勵。我們不知道這句話本身對民意有多大的影響,但在當時確實占據了許多版面。

更有意思的是,在事後的紀錄片中,當時的首相卡麥隆(David Cameron)承認,首相府方面曾經跟皇宮方面聯絡,請求女王是否可以「抬一抬眉毛,四分之一寸也好」,不需要「違反憲法」,但只要能引起大家的注意就行。而這個首相府與皇宮的對話一週後,就發生了這個事件,事後也引起了一些爭議。

蘇格蘭區的代表旗幟。(美聯社)
蘇格蘭區的代表旗幟。(美聯社)

2020年:疫情之後,「我們會再度聚在一起」

女王撫慰人心的力量,或許是她所能發揮的最大影響力,這點在疫情期間得到了最好的證明。女王本身就代表了團結一致的力量,而她的演講辭,也深深打動了封城期間英國人們孤單、看不見希望的心理。她的演講連結到二戰時與家人分離的艱難,但鼓勵大家遵守封城規定,說這與戰時的犧牲一樣是「正確的事」,她並且安慰大家:

「我們應該感到安慰的是,雖然我們可能還有許多需要忍受,但更好的日子會再來的:我們會再度跟朋友們聚在一起,我們會再度跟家人聚在一起,我們會再度聚在一起。」

根據報導,當時首相府與皇宮方面密切聯絡,希望女王能鼓勵大家遵守防疫規定、帶來希望,連「何時演講」都曾反覆討論,最後決定週日晚間是最好的時段。在這個需要力量的時刻,女王成功擔綱了撫慰的角色。

2020年4月9日,女王針對COVID-19疫情發表電視演講的影像被投放在大螢幕。(AP).jpeg
2020年4月9日,女王針對COVID-19疫情發表電視演講的影像被投放在大螢幕。(AP)

在正式制度上,現代女王的權力相當受限,也有保持中立的義務。但是,制度本身也給予了女王一些做決定或參與決定的空間;而在文化上,伊麗莎白二世更在英國和大英國協的許多國家,都具有一定的地位,代表著既超然又團結的力量,讓人們願意聽她說話,願意看她所呈現的「秀」。

伊麗莎白二世具有一定的政治才能(也或許有旁人的協助),她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說什麼話。因為如此,必須嚴守中立、多數時候沒有「實權」的她,才能在某些關鍵時刻,將專屬於她的影響力,發揮在她認為重要的事情之上。(完)


和我們一起走走
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可能,歡迎您將各種合作想法,EMAIL 至以下信箱:hello@sehseh.world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Sep 5, 2022

蘇聯末代領導人戈巴契夫與愛妻蕾莎(Raisa Gorbacheva),攝於1986年(AP)
閻紀宇專欄:戈巴契夫的戀曲《蕾莎之歌》

「愛一個女人、也被她所愛,還有什麼比這更崇高?」國家領導人居廟堂之高,以天下之憂樂為憂樂,但還是可以成為多情種子、神仙眷侶...

Sep 5, 2022

Jul 12, 2022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襲身亡。7月11日,安倍的遺體移往東京增上寺守靈,不少民眾前往弔唁。(AP)
安倍晉三之死:兩聲槍響後,日本政局與東亞情勢的未來?

日本第26屆參議院選舉於週日(2022年7月10日)登場。通常,選舉前的最後一個禮拜五,理應是各政黨積極拉票、...

Jul 12,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