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戀愛課教你「做自己」:你是成為自己,還是成為翻模量產的文化商品?

把妹課程所謂的「做自己」,並非學員的自己,而是他們認定「男人應該要有的樣子」。

許多戀愛課程、搭訕課程都宣揚「教你做自己」才能尋回快樂,背後卻並非如此。示意圖非當事人。(Nguyen Quoc Dinh@Unsplash)

把妹課程所謂的「做自己」,並非學員的自己,而是他們認定「男人應該要有的樣子」。

最近,「直男行為研究社」與「魔法少女」等Facebook粉絲專頁及IG帳號開始揭露街頭搭訕的課程及練習後,網路上就一直存在有關「戀愛課程」的討論。打開這些課程簡介,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瞄準的客群,往往是與異性相處較無經驗、生活圈較小、在社交上比較生澀或缺乏技巧的男性。

這些課程往往強調教練/家教(端看他們怎麼稱呼該名講師)過往的個人經驗:他們如何從「面對異性較為害羞、感情經驗匱乏的男人」,轉而成為現在「游刃有餘,可以跟街上美女展開美麗邂逅,甚至能夠找到『優質』女性跟自己交往的人」。

在學員回饋中,我們也可以看類似的歷程。像是知名脫口秀藝人東區德對AMG把妹課程的回饋就提到:「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有機會跟直播妹,或是戲劇系女大生交往,但我就是做到了。」

這類課程看起來像是某種「把妹教學」──例如聊天的時候要怎麼對話回應、在街頭如何搭訕等等,利用這一套他們的工具,你可能可以得到一個性經驗或是交往的對象。

但如果我們仔細推敲,便可以發現,實際上這些課程除了技巧以外,最常出現的賣點,其實是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lifestyle):一個原本害羞、零交往經驗的男人,變成一個自信、豐盛、能夠得到很多女人的男人。

購買「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作為一種商業廣告或是實際購買的商品,一直以來都存在。

例如,我們買LEVI’S,可能是買一種「丹寧精神」(無論那個精神是什麼),或是這幾年每到各種節日,百貨公司就會瘋狂叫女人愛自己(好像女人平常多恨自己一樣),這些也都是將生活風格當成賣點之一。只是在這些例子中,「生活風格」比較像商品的附加賣點或價值,至少它是附身憑依在某個實際物品(例如牛仔褲或名牌包)之上。

現在,隨著自媒體興盛,消費生活方式似乎越來越不需要實體的憑依。

即使不用包包或手錶,網紅藉由社群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來取得點閱,又或者是各種約會教練、自信心講師等,我們能夠看見越來越多種不同的生活方式以商品的形式呈現在我們面前,任君選購。

這些課程或是以名言錦句著名的網路明星,常常以「做自己」、「找到自己」或是培養自信等為主要號召,強調讓觀眾和課程的受眾「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這在消費社會並不是首例。

流行文化研究者費斯克(John Fiske)在其經典著作《理解流行文化》第一章  〈牛仔美國〉提到,牛仔褲在美國社會中被賦予了自由的標記,從社會規範中解放出來,但矛盾的是,這種想要成為自己的渴望,卻讓大家都穿起了一樣的服飾(也就是大量生產的牛仔褲)。

2022年8月9日,一對旅人走過莫斯科商店街的櫥窗。(AP)
2022年8月9日,一對旅人走過莫斯科商店街的櫥窗。(AP)

當生活方式──像是「戀愛」這種每個人的生命歷程成為了商品本身時,是否也產生了相同的矛盾?是否當我們標榜著做自己、找到最真實的自己時,其實最後是得到一個大量生產的「自己」?

商品化「自己」

我要再次強調,無論是生活方式作為商品,又或者是「做自己」成為消費社會下資本家讓我們消費的理由,這些課程都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我想要討論:以這類戀愛課程為例,除去了實體商品這個附身的物體後,這類大量生產的「自己」可能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

透過「成為最真實的自己」、「解答世界的真相」這些看似解放的語彙,我們反而在這些課程中看到更為細緻、針對於單一性別與性別氣質的規訓。

例如,在AMG的新世界課程中,雖然也強調「『做自己』來吸引女人是最有效率、最輕鬆也是最美好的策略」,但馬上又在課程中提到,男人要「勇敢的強勢主導」、「覺得性沒什麼大不了」。

他們在描述所謂「真實世界的女人」時,同樣充滿對女性的單一刻板印象。像是「在和女人交流中,邏輯一點用都沒有,女人是完全的情感動物」等等。

他們所謂的「做自己」,並非學員的自己,而是他們認定「男人應該要有的樣子」。

只是,男人或女人應該要有什麼樣子,過往可能是透過家庭、教育或傳統道德來規範,但這類做自己的課程,連生活的細節、戀愛的歷程都變成是否是個「夠格」的男人與女人的驗證──你「成為自己」的前提,就是要變成這個社會所認可的男人與女人。

「做自己」為什麼需要別人來教我?

當然,你可以說:這些人之所以會被這些課程吸引、之所以會去上這些課,就是因為他們不滿意原來版本的自己,才想要取得一個「大量生產但好用版本的自己」,這樣有什麼問題嗎?

坦白說,確實沒有。我們多少都會對現在這個版本的自己有些許不滿,特別是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許多人也會在閒暇時間去補習語言、樂器,這些一定程度上也是期待自己可以轉換成另外一個不同的版本自己。

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我們多少都會對現在這個版本的自己有些許不滿,許多人會在閒暇時間去補習語言、樂器。(Unsplash)
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我們多少都會對現在這個版本的自己有些許不滿,許多人會在閒暇時間去補習語言、樂器。(Unsplash)

事實上,費斯克也不完全否定像牛仔褲一樣量產版本的「自我」。他甚至認為,所謂「流行文化」,就誕生自消費者大量使用與大量拒絕從文化工業生產出來的商品──流行文化並非來自商品生產,而是來自消費者使用。

也因此,穿牛仔褲,就成了消費者產生自我的方式,而這些渴望藉由牛仔褲展現自我的人,也藉此對社會規範表達叛逆。是故,接受與拒絕戀愛課程──甚至是片面的接受與片面的拒絕,都可能是這些人產生新一個版本自我的方式。

雖然費斯克對於流行文化生產的想法比較樂觀,但他也強調,儘管流行文化能夠改變跟鬆動社會秩序,但它永遠不會是基進的──它不會反對或顛覆現有的社會秩序。也就是說,穿上牛仔褲,可能會讓你有叛逆的感覺,甚至認為自己在挑戰當前的主流價值觀及社會,但實際上,賣出那條牛仔褲的企業仍然從你的購買中得到資本,藉此重新強化了既有的階級關係與當前的社會型態。

流行文化,是大眾日常生活經驗與資本主義的交界,而大眾的日常生活經驗以及因其而生的意義與快感,都是在被統治的結構內形成,因此,這些文化商品也許能冒犯或抵抗這個宰制關係,但是無法基進地擺脫整個宰制的結構。

當然,這並不是說,這樣就代表文化意義上的叛逆與抵抗不重要,只是它最終仍然回到了造成你當前困境的結構裡。

當你刷卡買下戀愛課程、成為了一個大量生產版本的自己,那個版本的自己可能受到其他男性同儕的喜歡,也可能很受某些女性的歡迎,你因此得到了性經驗或戀愛機會。但這也加強了那個讓最一開始的你(對,就是那個害羞、不擅長社交、不夠「陽剛」的版本的你)感受到被排斥或貶低的社會結構。

這個社會結構就是:男人應該要有男人的樣子、應該要得到女人,並把是否有異性戀關係、擁有性經驗,當作是衡量一個男人「成功」、「正常」與否的標準。

「自己」是門好生意?

我還是要重申,上述這些分析只是將戀愛課程當成商品化生活方式的一個案例,並不是說這樣的課程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也不是說參加這些課程的人都只是想要獵豔的沙豬或噁男。

只是,我們要藉此看見當代資本主義體制與各種主流意識形態厲害的地方──它們連看似對抗主流意識形態的努力,都可以藉由商品化的方式收編,並且進一步強化既有意識形態裡的性別、階級、國族位階。

在AMG的網站中,階級、國族的身影也無所不在:兩位創辦人都強調自己是清寒家庭長大的小孩,而轉換心態不僅讓他們的階級位置「向上流動」,甚至還翻轉了國族地位。例如,新世界課程中提到「台灣男人有能力認識各國的女生」,可看出他們一開始也承接了「台灣男性相較於外國男性更沒有競爭力的刻板印象。

這些課程,就如同百貨公司與女性成長書籍千篇一律的「愛自己」一般,他們推銷的解方,雖然無法推翻當前的結構不平等,但能夠讓在結構中受苦的人獲得片刻喘息。無法否認,這些喘息對個人來講仍然是重要的。

然而,「做自己」、「愛自己」之所以能夠成為商品,正是因為社會體制將個人的自我扭曲成一種「合宜的樣子」,例如「女人就應該要被動、情緒化」,「男人就應該主動、有侵略性」等等,並藉由否定不符標準的男性與女性,來合理化他們遭受到的不平等。這些解方看似解決了個人問題、給予他們喘息的片刻,卻強化了最初造成他們受苦的源頭,並將結構的問題歸咎於個人──你之所以在當前的結構受苦,只是因為你不夠努力,不夠努力擺脫現在這個版本的自己,甚至還要這些個人花大錢去來改變自我,好獲得這個解方。

這些從原本僵化的性別、階級與國族想像中取得好處的既得利益者,表現得像是他們之所以能夠享受這些利益,都是因為他們「做自己」;他們進而提供一些無法動搖他們位置的「技巧」,來塑造這些文化商品,並持續榨取「不合格男人」的價值(無論是金錢或是為了要取得金錢持而續的勞動),藉此鞏固自己「真男人」的地位。

不覺得這實在是太划算了嗎?(完)


和我們一起走走
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可能,歡迎您將各種合作想法,EMAIL 至以下信箱:hello@sehseh.world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Jun 13, 2022

孫小椒專欄:被養魚還是打直球?當代男女網路曖昧圖鑑(Pixabay)
孫小椒專欄:被養魚還是打直球?當代男女網路曖昧圖鑑

在簡體中文世界,關於一段主流異性戀愛情關係如何開始,影視作品展現的模樣與現實生活中的模樣,似乎正在逐漸脫節。在流行影視的螢幕中,...

Jun 13, 2022

Nov 23, 2021

「我老公好像……沒有教化之可能。」(康庭瑜提供)
康庭瑜:愛上女性主義者?我老公的三種生存策略

他發明出各種男子氣概的新定義,來告訴自己,以及告訴這個社會:烹飪、洗碗和泡奶,都是很霸氣的人才做得好的事。...

Nov 23,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