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世界走走

她在原鄉編織文化照護的網,接起被醫療體系落下的原住民族人

今(8月1日)是台灣的原住民族日。數十年來,原住民族與全體民眾的平均餘命之間,一直存在難以忽視的差距:根據內政部調查,2020年,台灣原住民族平均餘命,比整體台灣民眾平均餘命少7.3歲。2019年,原住民族嬰兒死亡率,為全國兩倍。

怡懋在大學擔任副教授,不僅指導學生技術,也致力傳授原民健康議題,帶動思考。圖為民國92年擔任講師的怡懋。(受訪者提供)

編者按:

今(8月1日)是台灣的原住民族日。數十年來,原住民族與全體民眾的平均餘命之間,一直存在難以忽視的差距:根據內政部調查,2020年,台灣原住民族平均餘命,比整體台灣民眾平均餘命少7.3歲。2019年,原住民族嬰兒死亡率,為全國兩倍。

此刻,《原住民族健康法》仍躺在立法院,該法關係到族群健康平等議題,包括經費挹注、培育具文化敏感度的醫事人員、建置健康資料庫等細節,亟需重視。不過,近年來,「部落文化健康站」逐漸普及,讓具備文化敏感度的族人可以「自己人照顧自己人」,也使族群間的健康不平等有了初步改善。

原住民日這天,世界走走想帶讀者來認識《原住民族健康法》與文化健康站背後,為原住民醫療奔走多年的一名女性。


怡懋.蘇米(Yi-Maun Subeq)是一名太魯閣族人、一位醫療工作者,也是催生文化健康站和《原住民健康法》的重要推手。

在很少人研究原住民健康的年代,她一路從原住民健康研究所進修到醫學科學研究所,成為太魯閣族第一位醫學哲學博士,隨後積極投入原住民族醫療政策改革。於怡懋而言,這將近20年的努力,都是為了解開臨床無法回答的疑惑。

「那年,我在臨床服務,聽到一位族人在病床上喊痛,我問他沒打止痛藥嗎?他跟我說:『醫護人員覺得原住民愛喝酒,打止痛藥也沒用』。」

這是怡懋擔任護理師時,在醫療現場所見到的景象。而這並不是她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話。

怡懋的父親是漢人,母親是太魯閣族人。從小,他們一家人住在撒奇萊雅族與漢人混居的花蓮縣國福里。

怡懋.蘇米身為太魯閣族,自小便能感受身為原民所揹負的污名.png
怡懋.蘇米身為太魯閣族,自小便能感受身為原民所揹負的污名。(受訪者提供)

「你是番仔囝仔,你媽媽是番婆,不要過來。」

她記得,小時候和鄰居的孩子玩在一起時,常看到大人眼裡流露嫌棄,有的甚至直接把她趕走,叫她不要跟自己的孩子往來。她也記得,母親小時候還會教她講族語,但在不友善的鄰里氛圍裡,母親也漸漸不教了,甚至開始講起台語。此外,學校當時也禁說族語,一說就要罰錢。

「小時候面對歧視的聲音,很不服氣,因為不想輸,就覺得自己要更加努力。」

為了不想讓鄰里看扁,怡懋認真讀書,成績愈來愈好,國中時也開始對醫學萌生興趣。當時,她父母的身體健康雙雙出問題,在陪家人住院的過程中,她感受到護理工作的偉大,決定入讀護理專科學校,並在畢業後進入醫院擔任護理師。

當時她想,若能以此為職業是不錯的選擇,卻沒有料到,這會成為一份「志業」。

醫療體系「族群盲」,治不好傷病

「在醫院,每當看到族人的臉孔,我們大概都會知道彼此是原住民。他們會問我:『你是哪裡的孩子?』我們的關係會變得比較親近,我也比較懂得怎麼跟對方溝通。」

但那幾年,怡懋也常看到族人被不友善地對待。

「常有醫護人員會對回診的個案說:『你怎麼又回來了?又喝酒了嗎?』或暗諷他的職業是不是酒鬼?很多污名化的行為充斥在互動之中。」

她也觀察到,醫護人員在對族人解釋病情或衛教知識時,停留時間多半不長。

由於族人與醫護人員之間存在知識與教育程度的落差,族人經常不知如何反映需求或主動詢問自己的病情,而許多醫師又覺得解釋太多病人也聽不懂,造成許多原住民病患返家後不知如何照顧自己。

她舉例,有些換人工髖關節的病人,非常需要完整的衛教資訊,包括:返家後有哪些動作禁忌?如何盥洗?多久後能開始工作及使用交通工具?如何避免發生關節滑脫?何時返回醫院?

若缺乏這方面的完整認知,許多原民男性會逞英勇,以為只要不痛就可以開始工作,因此經常導致人工關節滑脫,得再回來住院,重返職場的日子遙遙無期。加上傳統原住民社會較無儲蓄理財觀念,男性又多是家庭的經濟支柱,一旦無法工作,許多家庭的生計會瞬間崩潰。

怡懋曾在門諾醫院擔任護理長。(受訪者).jpeg
怡懋曾在門諾醫院擔任護理長。(受訪者提供)

醫院裡,只有極少數族人有能力在住院時住單人房,大多數人普遍選擇健保給付的免費病床,五、六個族人擠住一間。

過去數百年的殖民歷史,使原住民族無論在社經地位、教育程度或語言文化上都較為弱勢。多年來,在「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裡,原住民罹患癌症、肝炎、糖尿病、心臟病等等的比例都高於其他族群。

這背後牽涉許多原因:舉例而言,處於社經及教育弱勢的原民族群,勞工階級相對較多、健康識能卻相對不足。在多數從事高風險、高強度勞力工作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勞損和職災;如果健康政策又不具文化合適性,就會環環相扣,導致原民罹病比例偏高。

怡懋感慨,若醫療體系無法意識到原住民的健康也受經濟、教育、性別等社會因素影響,並持續缺乏對原住民族文化及照護的認知,縮短原漢平均餘命差距,將遙遙無期。

她也表示,自己在醫院已經看過太多案例,但能改變的卻有限。20年前,護理師的位階並不高:在診所,護理師要打掃環境;在醫學中心,面對醫生開的醫囑,護理師沒有質疑的資格,他們的醫囑像聖旨,是最終決定。

看見了醫療體系的漏洞,她認知到:唯有透過教育,有系統地培養專業工作者具備足夠的文化敏感度,才能解決原住民族在醫療及健康照護體系中遇到的問題。

從教育到政策都需要的「文化照顧」意識

2013年,台灣原住民族委員會首次舉辦「原住民族國政會議」。在這場會議中,怡懋首度提出將「文化照顧」的概念融入政策。

文化照顧,指的是專業照顧人員需具備理解不同族群背景文化的能力,如飲食、社經狀況、語言、習俗等,並在此知識能力脈絡下,給予個案「量身訂作」最適切的照護。

「在主流教育裡,很少把『文化照顧』的概念納入,造成很多政策缺乏認知。有了這個概念,我們能夠根據不同族群、提供不同的照顧知識、態度和行為。」

「例如跟高山原民族群講預防痛風的方式,不是要叫他不要吃海鮮,因為那本來就不是他的主食,而是該跟他談不要吃哪些動物的內臟(如狩獵季捕獲的珍貴飛鼠或山豬的內臟等)、重的鹽巴⋯⋯這才是是文化照顧最重要的內涵。」

除了教育之外,怡懋認為,唯有落實政策才能從源頭開始產生改變。

「醫院的執行層面很欠缺文化照護的具體措施。一方面大家意識不高,沒有強制醫事人員更換執照前,需接受此主題的繼續教育;即便有些政策的目標在培養原鄉醫事人員或公費生,但課程規劃上卻沒有強制將原民健康與文化照護列入主修科目,形同掛羊頭賣狗肉。」

怡懋進文健站輔導,原民會評估報告中,發現有參與健康站的老人家,幸福感相對較高。(受訪者提供).jpeg
怡懋進文健站輔導,原民會評估報告中,發現有參與健康站的老人家,幸福感相對較高。(受訪者提供)

2014年,在怡懋的建議下,原民會將「原住民部落老人日間關懷站」,更名為「文化健康站」。2015年起,她接受原民會委託案,親自跑遍全台灣80多個部落、承接109個文化健康站的教育訓練工作,培育原鄉照顧服務員的文化照顧能力。

以往,關懷站主要的功能是老人送餐、電話問安等;改名為文化健康站後,她鼓勵各地將傳統飲食、技藝、語言、服飾等文化元素融入照護模式。

怡懋舉例,飲食上,她鼓勵各地將傳統野菜及在地食材入餐,為長者補充營養。課程設計上,一改過往使用國外教材或跳健康操,她讓每個族群回歸自身文化,像是以傳統歌謠設計一套動作,或讓長者憑記憶在紙上畫出傳統家屋及部落地圖,作為延緩失能的心智鍛鍊。甚至,文化健康站也引導長輩活用傳統智慧,使用部落農產品製作精油。

如今,「文化健康站」建置十年了,它早已不只是一個宣傳衛教的站點,更默默促進了傳統文化復興。在針對文化健康站的評估報告中,原民會發現,有參與健康站的老人家,幸福感相對較高。

這六年來,怡懋也持續從事原住民健康的學術研究,並擔任原民會「人體研究計畫諮詢取得原住民族同意與約定商業利益及其應用辦法」專管中心計畫主持人。

在與不同學術團隊、原住民族社群對話的過程中,她發覺,許多學術團隊無法意識到研究過程及結果,可能對族群帶來文化上的風險與威脅。例如,某些言論指稱原住民繳不起健保費、原民女性性態度開放等等,這些未加證實的刻板印象及偏見,經常是受到多年前的學術文章影響。

隨著人體研究倫理的意識提高、相關立法漸趨完備,往後這些資料庫的建立及使用,都必須在公開透明、納入原民自決權的狀況下,才能進行。

抵抗與堅持

身為太魯閣族女性,自我實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小時候,甚至有泰雅族的親戚這麼問她:「你們太魯閣族的女人怎麼那麼順從?連被家暴都不會離開,要是我們泰雅族老早就跑了。」

怡懋從小到大被期待成為順從勤勞、顧全大局的角色。她的父母認為,女生長大後就是要結婚生子,不必念得太高。因此,在學術追求的過程中,她不只得面對父親的質疑,也遭遇兼顧家庭和個人理想的矛盾。

但是一反父母期望,她一路在學術的路上追尋自我實現,推動改善台灣原住民族的醫療照顧權利。只因曾在醫院工作的她,看見族人所遭遇的種種歧視,有感於自己揹負的使命。

2015年,怡懋承接全國109個文健站的專管中心與教育訓練工作,跑遍全臺灣八十多個部落,培育原鄉文化照顧的能力。(受訪者提供).jpeg
2015年,怡懋承接全國109個文健站的專管中心與教育訓練工作,跑遍全臺灣八十多個部落,培育原鄉文化照顧的能力。(受訪者提供)

怡懋說,自己在大學時接觸到台灣史,看見原住民在殖民歷史中被掠奪的種種過往,內心產生了族群意識;而在醫院的工作經驗,讓她強烈感受到醫護體系對原住民族文化缺乏認知,這些都成為她在醫學這條路上不斷前進的動力。

「只要另一半有足夠的理解與支持,一個原民女性要兼顧家庭和自我實現,絕對是可能的,」她說,「女性溫和堅定的特質,讓我多年來在政策溝通上擁有不同的優勢。」

近二十年來,怡懋在推動原住民族健康議題的路上,不斷觸發改革。「我還覺得有好多事可以去做,還想到世界各地去走走,看有什麼經驗能帶回台灣,還有很多對自己生命的期許。」

「我也希望原民女性都能在自己熱愛的事物上勇於追求,因為,我們要跳脫的框架,比起漢人有更多的不容易,但,自己一定要有足夠的堅持,因為,沒有平順的人生,把挫折當成理所當然,然後永遠鼓起勇氣面對。」(完)


和我們一起走走
訂閱免費電子報
我們歡迎各種形式的合作可能,歡迎您將各種合作想法,EMAIL 至以下信箱:hello@sehseh.world

我們知道你想了解更多

Apr 29, 2022

走走專訪:台大生物電機工程學系教授陳倩瑜。(顏麟宇攝)
專訪台大教授陳倩瑜:用人工智慧建立台灣基因資料庫

與其糾結什麼樣的工作適不適合女生,我們應該對自己說:「若喜歡,能力又夠,就是適合。」2009年,...

Apr 29, 2022

Dec 30, 2021

「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策展人林曼麗專訪。(顏麟宇攝)
林曼麗與〈甘露水〉:我從來不敢想像她真的會現身

我們目光交會那刻,他們就跟我說:「你就來把她搬走吧。」 2021年4月30日這一天,林曼麗記得特別清楚。「...

Dec 30, 2021